2016年5月21日 星期六

王政忠老師的獨門學習地圖:MAPS 醫師楊斯棓



相忘於臉書


聽過六度分隔理論(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嗎?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Stanley Milgram於1967年根據這個概念做過一次連鎖信實驗,嘗試證明平均只需要5個中間人就可以聯繫任何兩個人。

後來臉書王國崛起,Facebook與米蘭大學進行的聯合研究發現:92%的人只需四個中介者就能完成。我和王老師彼此為臉書朋友,透過他臉書訊息的邀約,我一口允諾為他的新書提筆助陣。

初識於街頭  


第一次看見王老師的「身影」,是偶然間在台中市健行國小校門口一張公告王老師演講訊息的海報。發現時演講已悄然結束,我沒有撇頭就走,反而仔細端倪海報上的隻字片語,我看到王老師曾在TEDX演講的經歷,回家後立刻找了影片:《翻轉就是嘗試回到事物本身應該有的樣子》,看完震撼不已,久久不能自己。

沒傘會跑,有傘哭枵


最近有句話說:「沒有傘的孩子,才會努力奔跑」。我覺得,沒有傘的孩子,或許才更不害怕狂風暴雨;有傘的孩子,看似含金湯匙出身,反而更容易困在物質漩渦,耽溺在酒精跟種種誘惑,反而更無法在人生大道上盡情奔跑。

驟雨傾下,雷公閃爁,能安然度過的,或許正是那些沒有傘的孩子。但是,他們需要被指導奔跑前的暖身運動跟奔跑時的姿勢,而王老師就是那個有能力、富熱情的指導者。
  
正所謂千拳歸一路,王老師的MAPS,跟我在做的醫學繼續教育課程(針對簡報跟溝通)也很像。

問問題比給答案重要


A是asking questions。這是講提問策略,我規劃的課程,也會在課前拋問題,了解學員的程度。課間仍繼續拋問題,幫學員釋疑,課後還會鼓勵學員再拋問題。這一點跟陳怡安博士說的:「問問題比給答案重要」也遙相呼應。
  
M是mind mapping。直譯是心智圖,王老師優化之,使之可以「脈絡化作者觀點」、「結構化讀者觀點」。我也會運用類似的工具,讓學員反思上台最重的元素跟最不該踩到的地雷。

S是scaffolding Instruction。直譯是同儕鷹架,這在成人教育的課堂,比較接近打散分組的概念,譬如說我們幫一間醫院上課,會把資深主任打散在每一組,把年輕主治醫師打散在每一組,把護理人員打散在每一組,而不是讓主任、主治醫師、護理人員各自成一組,這樣的效果誠如王老師所言,可以讓「合作學習持續真正發生」。

P就是presentation。上台演練,才能驗證被指導的學生是否真的學會,就像那句流行語:「不下場打球,永遠不會輸球」。王老師也提及口說發表時,其他人得學習聆聽,得學習講評,我的課堂也是如此,一個醫師上台簡報,其他醫師得仔細聆聽,並說出優點在哪裡、待改進點在哪裡、自己能擷取當中哪些方法日後應用之。

而王老師這本新作就是闡述MAPS教學法的論述、操作技術、教學進程及步驟以及列舉許多教學設計單實例。推薦給我身邊的老師朋友、醫師朋友,以及需要「帶新人」的朋友,您一定會得到很大的收穫跟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