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9日 星期六

今天這一課:論懷疑|楊斯棓

 


這次的小故事,我想分享「懷疑」這兩字。

我做這些事,根本就是「閱讀理解的社會實踐」,我分享的文件照片跟撰寫的段落,每一位老師都能拿給學子閱讀,學習正確的閱讀理解。

這根本無涉政治,我不進行泛政治化的討論,我不用諧音罵人,我不影射,我甚至會約束留言過激的臉友。(所以我的個人臉書沒有開放非臉友留言,否則應接不暇)

有些短期內成立的粉專,粉專名充滿仇恨,跑來分享我的文章,我甚至刪除之。他們的分享,反而無助討論,甚至被誤貼標籤為「一條龍」。

我是一個人,偶爾會去按摩,但什麼「一條龍」的,從來與我無涉。

哪一個人沒有客觀證據,卻高聲聲稱自己得了特定獎項,本來就要接受嚴謹的檢視,不然學校老師怎麼教學子做學問做人。

如果柯文哲今天沒有要選舉,他跑去人家的新書發表會稱自己有得獎,我仍然會用同等規格檢視他。

即使選舉結束,如果他仍未更正說法,我會繼續追,我說過了,無關選舉,如果我這是因應選舉而生的動作,選完就該沒了。

有一位不講道理,想要情感綁架我,臉書上掛著政治人物頭貼的政治痴迷者質疑我:

「怎麼可以懷疑帳本?帳本出自杜聰明之手,就不可以懷疑!懷疑就是不尊重杜家!...」

你覺得,這句話有道理嗎?

如果你覺得有道理,那你一點都不科學。

當然沒有道理。

杜聰明博士鼓勵人懷疑,於不疑處有疑

杜聰明如此有成就,就是懂得懷疑,做學問時,於不疑處有疑。

即使是杜聰明回憶錄中,就不會出現錯字嗎?身為讀者,就不能懷疑嗎?非也!

如果有人跟你說不能質疑杜聰明文件內容,那他絕對不懂杜聰明。

杜聰明博士鼓勵人懷疑,但要帶著充分的證據懷疑(而不是說我懷疑你,可是我沒有證據,這種話根本不該說,沒有閱讀素養的人,才會脫口這種話),以幫助釐清真相,追求真相才是服膺杜聰明,尊重杜聰明精神。

否則就只是一團瞎說。

瞎說的人,喜歡找瞎說的伴。

講理的人,愛跟講理的人談。

究竟是林正昭還是楊正昭?得設想可能、仔細考證!

杜聰明回憶錄記載:第四屆杜聰明獎學金的成績獎得主(醫獎字第四號)為:「林正昭」,我曾為文提及。

多年前我曾受邀赴加拿大演講,多倫多跟溫哥華有一些朋友。前輩林聖崇先生聞之,私訊問:「是否為楊正昭?」

我心想,「林正昭」一詞出自杜聰明回憶錄,仍不能說不會百分之百有誤,可能有「手民之誤」,過,則勿憚改!改過便罷!

我跟林先生稍微討論後,我思考幾個可能。

第一,他們班可能有兩位正昭,一位林正昭,一位楊正昭。所以雖有楊正昭,但得獎的是林正昭。

第二,他們班只有一位正昭,就是楊正昭,但誤植為林正昭。

第三,他們班只有一位正昭。可能父母婚姻的關係,在畢業前後改姓,由林正昭變成楊正昭。

我跟林先生各自繼續查找,我們熱愛查找真相,我們把找到的資訊毫無保留的都傳給對方。

因為這不是競賽,不是比誰先找到,而是一起「走揣」真相。

結果楊正昭的媽媽還真的姓林,畢業前夕從母姓,確有可能。





林先生跟楊正昭醫師,素有交情,查證迅速,楊醫師速速回了信,先釐清「從來都姓楊」,並驚訝杜聰明回憶錄裡記載的是林正昭三字,因為,他真的是當年的得獎者。

何以證明?

楊正昭的獎狀、獲獎而得的杜聰明墨寶俱在




他的獎狀還在。(附圖)


當年杜聰明先生因為楊正昭先生獲獎而書寫的墨寶,也都還在。(附圖)

我請教漢詩專家廖振富教授墨寶書寫內容。

教授比對另一位杜聰明獎學金得獎者陳持平醫師得到的杜聰明墨寶,上面應做:「秀異賢人為時出,喜樂君子自天壽」。

我這邊也有進度。

1957年(民國46年)第四屆贈獎晚餐會致詞內容躍然紙上,讓人彷彿搭時光機參與盛會

我找到杜聰明先生撰寫的「第四屆贈獎晚餐會致詞」的文稿內容。

開頭杜先生說:「主賓柯源卿君,楊正昭君,各位委員先生,今天鄙人65歲生日,在這裡舉行第四屆贈獎晚餐會」,「楊正昭」露出,答案撥雲見日,再多看幾段,比較放心。

「關于成績受獎者楊正昭君,臺南縣永康人,楊金涵先生之長男,經台南一中,入臺大醫學院,今年以首席成績畢業,現在入臺大醫院研究內科學...」

杜先生以「首席成績」稱第一名畢業者,授予獎項,再添一例。楊正昭三字,可以拍板定案。

這說明杜聰明回憶錄裡確實誤植為林正昭,「誤植」這件事,無損杜先生盛名,手民之誤,不需大驚小怪。

反倒是楊正昭先生很高興有人在乎這些事,我主動去信表示,讓我來協助傳達,讓之後的出版品,以正確的名字呈現,這若不是一段佳話,什麼是一段佳話?

冥冥中有神,我靜候柯文哲發言人 陳智菡 Vicky回應我,直到她撤下誤導他人的粉專文章前,我繼續分享上週一人查證之路的小故事。


今天是2023年9月9日,也是柯文哲錯誤指稱自己獲得「杜聰明獎學金」的第16天,網址如下:https://reurl.cc/edxbYW

今天是2023年9月9日,也是柯發言人陳智菡錯誤指稱柯獲杜聰明獎學金的第12天,網址如下:https://reurl.cc/GKVq3G

《冥冥中有神!揭露柯文哲並未獲杜聰明獎學金的,就是柯文哲發言人公佈的兩份帳本!》的完整考據(臉書版):https://reurl.cc/7kZO0b

《冥冥中有神!揭露柯文哲並未獲杜聰明獎學金的,就是柯文哲發言人公佈的兩份帳本!》的完整考據(網誌版):https://reurl.cc/GKVq1G

2023年9月8日 星期五

確實曾為「竹中戰神」,但請謹記人外有人!


 

但他絕對可以說自己是「竹中戰神」。(如圖)

他確確實實是新竹中學第一名畢業,而且可能是一位破紀錄的成績頂尖畢業生。

新竹中學有一個制度,十二個科目,各科都會選出全校第一名,頒獎給該畢業生。

這十二科分別是:

物理、化學、數學、生物。

國文、英文、歷史、地理。

地科、美術、公民、三民主義。

柯文哲一個人拿下五科冠軍,包括英文、生物、化學、數學。

就連他大學聯考失常考壞的數學,在新竹中學三年統計的成績,他確實是全校數學第一名畢業,這是確確實實的。

網路上有人做哏圖,暗指他不聰明,說醫學院讀九年,這樣的哏圖,反而是錯的。

能唸陽明醫科,還是頂尖聰明的,但許多頂尖者並不自誇頂尖,反而努力藏鋒。

而且柯文哲畢業可以走外科,當時成績至少是班上中前段,才能選到四大科。

這個很多做哏圖的網軍搞不清楚亂做,這個要譴責,不要按讚。

剛說竹中五科狀元,還有一科:三民主義,他也是第一名畢業。

他考大學聯考的時候,三民主義滿分是一百分,我沒有他的成績單,但可以據此推估,他的三民主義,應該考了將近滿分。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長柯文哲十幾歲的林逸民醫師,考大學聯考的時候,棄考三民主義,少了一科滋補,竟然還能錄取當時中國醫藥學院的醫科。(初步於臉書發文後,臉友林郁峰私訊告知,還有人棄考三民主義,仍考上台大醫學系的例子)

林醫師三民主義大約只要考三十幾分,就能唸台大醫科,但他寧願放棄三民主義,這是人對自己信念的堅持與實踐。

後來林醫師在美國接受住院醫師訓練,成了知名眼科醫師,而且在美國如日中天之際,丈人陳五福一通電話,就返台接下五福診所,繼續照顧宜蘭百姓。

柯文哲念大一的時候,林逸民已經是美國外科學院院士和美國眼科學院院士。

仁者無敵。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

我簽書時常簽一句:「仁者無敵」。懷抱一顆求真之心走在求證之路上,許多朋友跟我道歉、致意、致敬。

海內外許多杜聰明獎學金得主本人或後代,也有人私訊我他們的得獎證明,跟我分享他們的喜悅,並感謝我的仗義直言,他們原本不相信有人會出來講話,而且不帶情緒,說理清楚,證據確實。​


我都一句話:「要相信人會改變,要相信人會變好」。

這個社會不需要貼標籤,非常需要對話,同島一命,我們需要傳遞正確的觀念給下一代,才能凝聚強大的台灣共識。




冥冥中有神(8),這是我靜候柯文哲發言人 陳智菡 Vicky回應我的第8天,直到她跟柯文哲撤下誤導他人的粉專文章前,我繼續分享上週一人查證之路的小故事。



《冥冥中有神!揭露柯文哲並未獲杜聰明獎學金的,就是柯文哲發言人公佈的兩份帳本!》的完整考據(臉書版)

《冥冥中有神!揭露柯文哲並未獲杜聰明獎學金的,就是柯文哲發言人公佈的兩份帳本!》的完整考據(網誌版)

2023年9月4日 星期一

冥冥中有神!揭露柯文哲並未獲杜聰明獎學金的,就是這兩份帳本!



先說結論,由杜聰明本人撰寫的回憶錄提及關於杜聰明獎學金的諸多重點及細節,足以充分證明柯文哲從來沒有得過來自「財團法人杜聰明博士獎學金管委會」的獎項及獎學金。

截至此刻,柯文哲請發言人 陳智菡 Vicky的最新回應是秀出杜聰明博士次媳杜鄭寵兒的兩份文件(或稱帳本),最主要的重點是要證明1980年時,在2月23日及9月23日這兩天,杜家的帳本有兩筆兩千元的支出,名目是:「柯文哲獎學金」。






而陳智菡據此於粉專定調稱:「杜聰明獎學金」有很多種,包含每年全校畢業生第一名、每學期第一名等,但受獎者名單過去因無電腦系統登錄,部分早已遺失,近年來才由後人陸續登載。

簡單評論陳智菡的聲明:

#第一.「杜聰明獎學金」並不包含每學期第一名,陳說法有誤,必須更正。

#第二. ​ ​ 受獎者名單通通可考,可上溯到第一屆,絕對沒有「部分早已遺失」這回事,請勿含糊其辭,意圖從含糊其辭創造解釋空間。

#第三. ​ 退一步講,自民國五十六年起,授獎學校已從台大擴及到北醫、高醫,得獎者授獎都在同一日。民國六十九年,授獎學校有增無減,擴大到更多學校,為何未見帳冊上出現北醫、高醫學生名單?

這就是為什麼這次釐清真相的關鍵確實就是這份「生前帳本」。

「生前帳本」發揮了乍看之下好像是怎麼一回事,細究之下明白了發生什麼事。

其實有一些目前仍支持柯文哲的醫師朋友,已經不好意思堅稱這是杜聰明獎學金,已經改口比較像是杜博士家中的「家裡獎學金」(「家裡獎學金」一詞,語出杜聰明博士之孫杜武亮博士的演講內容)。

但不想下車的是陳智菡,而陳智菡代表柯文哲。

陳智菡目前仍公開發文堅稱「杜聰明獎學金」包含「每學期第一名」。

我對史實比較有興趣,無關史實的事情,不要混淆討論,才符合討論的精神。

陳智菡說:「『杜聰明獎學金』有很多種,包含每年全校畢業生第一名」。這句話是對的。

陳智菡說:「『杜聰明獎學金』有很多種,包含每學期第一名等」。這句話是錯的。

陳智菡還說:「但受獎者名單過去因無電腦系統登錄,部分早已遺失」。

我不願意過度推論,僅做出符合現有證據的推論。她這句話營造出的語境,似乎是要營造一個柯文哲仍在正式的杜聰明獎學金的受獎名單內,而且柯領了這個獎,只是過去因無電腦系統登錄,所以如果誰過去去查官網沒有查到柯文哲也屬正常。

陳智菡說明時,同時秀出杜聰明博士次媳杜鄭寵兒那兩份文件,顯示1980年2月23日及9月23日這兩天,杜家的帳本確有兩筆兩千元的支出,名目為:「柯文哲獎學金」。

民國四十二年,杜聰明博士六十歲時,有意成立獎學金,又不想造成好友負擔,「希望參加者每人新台幣一百元為限」,他人緣好,有四百九十三人相挺,一開始有四萬九千三百元,得以運作。

一開始,杜博士就設定「對每年在臺灣醫學會雜誌登載之最優秀論文贈呈論文獎金新臺幣兩千元」,後來逐年上調。(此為論文獎)

杜博士說明:「對每年台大醫學院醫科最優秀成績畢業生,贈呈成績獎金新臺幣一千元。」(此為成績獎)

由此可見,自始並不存在「每學期第一名」的獎項。




民國43年,在8月12日舉辦第一屆的授獎活動。

當年有兩位得獎者,一位論文獎,一位成績獎。

杜聰明博士這個人,用現在的話講,是個「資料控」、「數值化之神」。

他給獎,都還有清楚的編號。


譬如剛剛說的第一位論文獎得獎者為黃謙禮先生,杜聰明的回憶錄(後稱回憶錄)可見該人被編為「論獎字第一號」。

第一位成績獎得獎者為台大的黃少南先生,回憶錄可見該人被編為「醫獎字第一號」。(#請問柯文哲你幾號?)

民國44年,在8月31日舉辦第二屆的授獎活動。

當年亦有兩位得獎者,一位論文獎,一位成績獎。




第二位論文獎得獎者為黃伯超先生,回憶錄可見該人被編為「論獎字第二號」。

第二位成績獎得獎者為台大的林孝德先生,回憶錄可見該人被編為「醫獎字第二號」。

民國45年,在8月19日舉辦第三屆的授獎活動。

當年亦有兩位得獎者,一位領論文獎,一位領成績獎。

第三位論文獎得獎者為郭宗波先生,回憶錄可見該人被編為「論獎字第三號」。

第三位成績獎得獎者為台大的黃金海先生,回憶錄可見該人被編為「醫獎字第三號」。

後來出任台大外科主任的林天祐醫師提議,「杜聰明博士還曆紀念獎學金之贈獎,每年在台灣醫學會開會典禮席上舉行」,「所以自民國五十四年台灣醫學會第五十八屆總會起,如案實行」。

陳智菡秀出杜博士次媳杜鄭寵兒那兩份文件,聲稱1980年2月23日及9月23日這兩天領獎,乍看以為解套,其實剛好提油救火,證明了柯文哲沒得獎。

因為這個獎,一年只有一次頒獎典禮,而且照柯文哲的年紀,若真的領了杜聰明獎學金,也該在11月12日前後舉辦的台灣醫學會上領獎。







杜聰明博士自始就設定對受獎者贈送獎狀,樂學至上及研究第一之銀盾(如圖示),我身邊的朋友、朋友的媽媽得過這個獎的人,都拿得出「銀盾」,試問,柯文哲若真如陳智菡堅稱「杜聰明獎學金」包含「每學期第一名」,#那柯文哲的銀盾何在?獎狀何在?

杜聰明是一個廣結善緣,兼善天下的大家長,沒有門派之見,後來的獎項,也從台大逐步擴展到各校,各校能領獎者,也都是當年在自己的學校以第一名畢業,絕對沒有「學期中第一名」卻能領杜聰明獎學金這回事,史料不支持這樣的說法。

民國47年,這是杜聰明獎學金的第五屆贈獎,頒獎日開始如外科醫師林天祐的建議,改為在台灣醫學會總會開幕時舉辦。

民國49年,這是杜聰明獎學金的第七屆贈獎。這是第一次頒獎給高醫畢業生,得獎的是蔡瑞熊先生。(醫獎字第八號)

民國56年,這是杜聰明獎學金的第十四屆贈獎。這是第一次頒獎給北醫畢業生,得獎的是蔡懷哲先生。(醫獎字第二十三號)

彙整一下:

論獎項名目,杜聰明獎學金,並沒有如陳智菡所說:「『杜聰明獎學金』有很多種,包含每學期第一名」,沒有這回事。

論授獎日期,杜聰明獎學金的授獎,前四屆在8月25日前後舉辦,之後於11月12日醫師節前後舉辦,一年一度。

如果聲稱兩度,已屬妄言。

不在十一月,也是妄言。

「銀盾」、「獎狀」,亦是證據,柯文哲也拿不出來。

郭台銘也加入這個議題討論。用郭董的例子來比喻,說不定更多人會秒懂。




「『鴻海獎學鯨』(沒有錯字,鯨魚的鯨)自2017年辦理以來,已發放約二億三千萬元,幫助了將近3300名大專與碩博士生及1300名國高中小學生。」

如果有一個王大郎,並未循正式管道申請「鴻海獎學鯨」,「領獎日」也跟同屆其他所有領獎人不同,卻因為其他的關係,在大年初八或是中秋節,領到一包郭台銘給予的「王大郎獎學金」,試問,這算不算鴻海獎學鯨得主?


第36屆吳三連獎贈獎典禮上,頒獎人范儉民老師頒贈吳三連獎藝術獎音樂類給曾興魁教授。


再舉知名的吳三連獎為例,吳三連是前台北市長,素孚人望,「吳三連獎」計有文學獎、藝術獎、人文社會科學獎、醫學獎等獎項。自1978年開始舉辦,頒獎日期為每年吳三連先生誕辰紀念日國曆11月15日或其前後,而且「除致贈獎金外,並致贈獎章、獎牌及評定書。」

如果有一個王二郎聲稱自己得過「吳三連獎」,結果官網跟紙本顯示獲獎名單裡,歷年皆查無此人,而該人獎章、獎牌、評定書都拿不出來,拿出來的「文件」,反而證明他的領獎日都跟眾人不同,而且獎項也非「吳三連獎」,而是吳三連在家中帳本記上一條「王二郎獎」。這樣真能說自己得過「吳三連獎」?

杜聰明八十歲時,曾為文「杜思牧家言」,曾有一句話「公私有分別」,如今讀來,別有況味。

該文還有一句,「功名富貴不可強求」。

最後以杜先生該文末段跟大家分享:「在世間為人之道,順時聽天,到臨終得為我已盡我之所能者,才可稱有意義之生也。」

個人建議

第一.柯文哲承諾此後公開場合不得再提「杜聰明獎學金」,以免混淆視聽。

第二. 跟柯文哲同列在現金帳上的幾位杜姓子孫,從來未聞其在外聲稱得過「杜聰明獎學金」。退一步講,柯文哲如果自己出示歷年台大成績單(需本人申請),證明確曾數度第一,那勉強可以稱據此獲得杜家的「家裡獎學金」(「家裡獎學金」一詞,語出杜聰明博士之孫杜武亮博士的演講稿),如果無法出示第一名的成績單,被人視為「以獎學金為名義」而收到的紅包,當屬咎由自取。

第三. 陳智菡應該添購《一代醫人杜聰明》漫畫至少一百冊舉辦讀書會,帶領周遭學習杜聰明精神:「雖在高位不可驕傲,諂媚亦可恥,輕蔑他人亦非所宜,不可有人種差別,對任何人以一視同仁待之,好鬥決非真勇,粗暴一時後悔莫及,憤怒既傷身體,憂思能致疾病,遇有問題當忍耐三思,需要平心解決之。重視公共道德,遵守大眾秩序,功名富貴不可強求,僥倖不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