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9日 星期四

正因一期一會,更該一生懸命 │ 楊斯棓



去年立秋時,全球疫情肆虐,讀梁旅珠女士的《頂級鐵道之旅》,得以神遊日本。

今年春分時,聞邱一新大哥新作:《與天使摔跤》,而藝人作家寶儀的《一期一會的生命禮物》,則在夏至前後問市。當我瞥見書名副標「跨國境旅程」一詞,禁不住好奇,她究竟想帶領讀者浸淫在哪些國家的炫目奇景?

讀畢後,才驚覺我第一時間完全猜錯該書的寫作方向。

寶儀的四大旅程挑戰了不止四個核心議題,生與死,性與愛,邊界與移民,我感受到她強烈的企圖心與察納雅言的同理心。

邊界問題,她以美墨邊境切入。

譬如香港或美國任一城市的教育、醫療資源有其上限,移民無論合法非法,勢必都得和本地人「搶奪」資源。(譬如香港的雙非問題,那是指父母皆非香港居民以在香港所生的嬰兒可取得香港永久居留權,並可享有香港社會資源及福利)

無論我們怎麼抽換搶奪一詞,試圖降低其尖銳度,對本地人來說,一定存在被剝奪感,無怪乎排斥非法移民的聲浪高漲,連合法移民要融入社會也不容易。換個角度想,非法移民若「揾食艱難」,鋌而走險,偷拐搶騙,因此衍生的治安問題,主政者不更頭疼?

其實何止邊界問題,同一塊土地上,無論是先來慢到,或假接收真劫收,許多歷史傷口,都需要政府正視問題。譬如今年三月,紐西蘭政府與當地原住民族部落簽署和解協議,賠償四億多新台幣,歸還多處文化遺址,作為十九世紀殖民入侵時期殘殺當地人、強制沒收土地的補償金。

性與愛的議題,她特別談性愛機器人。

性,其實是一個牽涉全年齡層的議題。

孩子自小需要性教育,有些不明所以的家長抗拒性教育,一心認為「長大自然會懂,教了孩子變壞。」幸而近來主流觀念較偏向:「性教育要趁早,壞人不會嫌你的孩子小。」

2019年,寶儀受邀到TEDXTaipei演講,講題是《你們跟我們之間的差別》,內容正是她製作美墨邊境難民專題的省思。

全世界最大型的TED論壇,每年至少會有兩場,一場是後面沒有X的TED,通常在美國或加拿大舉辦,一場是TEDGlobal,可能在南美洲或非洲舉辦,2014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我曾排除萬難偕友王冠欽醫師前往參加,五天內勉力聽了九十九位講者接力演講。

很多有性經驗者終其一生不一定了解性高潮,2009年TED大會的其中一個講題就是:《10 things you didn't know about orgasm》,官網有三千多萬人點閱過。

如果我們把所有人的性需求都當一回事,最容易被漠視的可能是重度身障者或獨居老人的性需求,他們可能是一般性工作者嫌棄的對象,但性愛機器人或許可以滿足這個需求。

而生死問題,寶儀談的最多。

她把安樂死各個面向都展開來談,讓我們思考,誰可以決定自己何時想安樂死,而又該怎麼設限?是否該到一定年紀,是否到達某個疾病嚴重度才能選擇走上安樂死之路?而當一個人失智又為疾病所苦,誰可以決定他能否安樂死?這些問題一點都不容易,正因為不容易,才更需要集思廣益。

台灣人或全人類的平均餘命,大多愈來愈長。七十年前,台灣人平均活不到六十歲,現在超過八十歲。寶儀提到人類可能因為醫學不斷進步活到三百歲的概念,讓我眼睛為之一亮。

上一位我聽過特別談人生三百年的作家,叫熊久保勅夫。他的三百年概念和寶儀談的完全不一樣,他是過度壓榨自己的人生,壓縮睡眠、放棄休假並執拗的認為自己身體鐵打不會生病,他據此認為自己比別人多活了幾個人生。

如果我們接受「世間的一切,都是暫時借我們用的」這個觀念,我們更應該自我提醒,每一代人的「暫時」,將愈來愈長。因此,我們更該重視永續的概念。身處這個世間,每個人該發揮其最高貢獻度,而對世間諸物,應力求最低的損耗度,我們既奉行斷捨離同時也惜物。

我很喜歡寶儀這本書,推薦您相偕好友一起翻讀,踏上這趟跨國境的深思旅程。




2021年7月24日 星期六

具備內在原力,擁抱A+人生 │ 楊斯棓



標題的點子是怎麼來的呢?也許你會想到吉姆‧柯林斯,但這個點子其實是來自曾任蘋果公關總監,現職為風險資本家的蓋伊·川崎(Guy Takeo Kawasaki)說過的一段話:「A咖玩家聘請A+玩家,也就是比自己強的同事。相反地,B咖玩家會聘用C咖人物。然後,C咖用D咖,D咖用E咖。長此以往,幾年後該公司只會有Z咖。」

我把蓋伊·川崎口中的A+咖定義的更嚴謹:格局比A咖大,重視利他遠遠大於利己者。

《內在原力》這本書的作者愛瑞克以半生見聞深談了兩件事。

第一,如何在人生旅途中成為A+咖?(作者在42歲這一年成為100%的A+咖)

第二,成為A+咖後,如何在人生旅途中幫助其他人也成為A+咖?(作者在42歲之後大舉幫助別人也擁有一個A+咖腦)

綜合作者跟我的定義:擁有「內在原力」並徹底發揮「內在原力」者,就是A+咖。

如果乍聽「內在原力」覺得難以理解,別擔心,本文及本書將不斷說明舉例,您會愈來愈清楚,日復一日踐行,就能成為A+咖。

成為A+咖,有幾個條件:
  1. 不造成社會負擔,不從社會掠奪資源,這只是最基本要求。
  2. Be a giver,總是用行動撐住社會,或捐輸資源給社會。陳志金醫師、藝人賈永婕、作家張瀞仁都是很好的例子。
  3. 長期穩定的重複上述動作,A+咖的量級還會因此不斷提升。
作者愛瑞克正是一位超級A+咖,具備強大豐沛的「內在原力」。

他點出普通人各種思維模式,同時分享具備「內在原力」者會如何思考。普通人若接受建議,調整思維,改變作為,整體表現就會日益趨近擁有「內在原力」者。

普通人的思維是:領多少薪水,就做最低限度的事。我甚至聽過有人以自己長期在公司上大號為榮,把因此消耗公司水、電、衛生紙以及偷時間視為「賺到」,事實上這樣的人只要換位思考自己若是老闆,願不願意聘請這種員工,應該就會即刻醒悟。


具備「內在原力」的貿易公司員工


而一個具備「內在原力」的年輕上班族,會怎麼做事?

有一位高中畢業的年輕人,去一間貿易公司應徵,他告訴老闆「我不怕吃苦,什麼打雜的事都肯做,行之有年沒解決的問題,我都願意想辦法。」如果我們是老闆,聽了這段話應該半信半疑,因為「搥胸坎掛保證」,任誰都會。

這位年輕人因為要把公司的廣告、報價單以及產品目錄定期寄給國外客戶而得常跑郵局。當時他發現一件事:信件若超過二十公克,得多付錢。長期累積起來,可是好一大筆錢。過往別人視而不見的「問題」,他不但看見,還有所行動。

「他先到文具行找紙張,自己動手做信封,果然把重量控制在二十公克以下。接著他又想,該如何吸引國外客戶在眾多信件中拆開公司的信。捨棄過去省時方便蓋大宗郵件郵戳章的方式,他精心挑選青天白日滿地紅的郵票,一封信需要七元郵資,他還得分五元、二元貼兩次。加工完成,信封煥然一新,又幫公司省下一筆錢。」(引述鄭淳予、楊政諭先生報導)

這個人後來創辦了圓神出版社(集團),如果你聽過《原子習慣》的話,那本近年在台灣暢銷近三十萬本的書正是出自他們集團的方智出版社。他從年輕時做事有要領,總是發揮利他精神。譬如他調整信封大小,這沒有違反任何規定,也沒有讓任何人吃虧,還讓老闆省錢。他用醒目郵票取代戳章,增加國外客戶的拆信率,讓自己的公司有機會做更多生意。如果你是老闆,應該很清楚他的格局就是把自己當一人公司經營。了解他的人都會想跟他合作,日後擁一片天,其實早可預見。

再舉職業駕駛為例,普通計程車司機的思維是:就賺你眼前這麼一趟。若然,這樣的司機很可能對短程旅客顯露不耐,因為乘客帶來的收益相對少。我曾跟《計程人生》一書作者台灣大車隊副董李瓊淑一起直播互相介紹對方的書,我提及Uber登台後,所有短程旅客都可以放心叫車,以前我們搭傳統計程車如果坐短程,往往會被司機訓話:「坐那麼短,你不會走路喔!」。副董用一句話影響很多駕駛:短程你若服務的好,你怎麼知道客人下一趟長途會不會特別拜託你載?」

具備「內在原力設定」的司機,把自己當一間公司經營,會替客人想,會讓客人在旅程後衷心期待:「 希望這位司機(這家公司)永遠在」。

「替客人想」並不是制式的問一堆類似「冷氣太熱太冷都可以講」的話,這種動作有時像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


具備「內在原力」的專業駕駛


我舉一個「替客人想」的經典例子。

家父是洗腎病人,我一週有三天親自帶他往返洗腎中心。

有一次我因為需要北上而叫了Uber前往台中高鐵站,來了一台車上有升降設備,可以直接把輪椅推上去的車型。聊了幾句後,不難發現駕駛個性穩重且健談,便跟他請教如果帶著家人推輪椅搭車,好像要撥打特殊電話預約,費用才會照跳表計算,如果是用一般app叫車,有些司機還會說搭車費用是跟著跳表加三百甚至更多之類的,各縣市都發生過零星糾紛。

這位駕駛和顏悅色的請我下載一款名為「愛.接送」的app,他跟我說:「從這個APP預約車子,每個整點都有好幾個車行支援至少一台車,很有機會叫到車,費用就照跳錶不加價,如果有敬老愛心卡的話,每一趟車還可以折抵八十五元,如果搭短程跳錶顯示一百元的話,再付十五元就好。如果還有不清楚的話,歡迎隨時打我手機:0975-971-633,我姓周。」

這段互動經驗,我大為驚嘆,如果全台灣的司機都像他這樣主動替客人想(耐心解釋如何預約、不拒載短程、歡迎客人使用敬老愛心卡),哪還會有什麼消費者糾紛?這位周竫詠大哥,我不管短程、長程都想搭到他的車,即使因為我分享他的故事讓自己日後相對不容易叫到他的車,我都替他高興。不經意想起他的時候,我都會遙寄一份開車平安的祝福給他!


寫序到著書,交友滿天下


我幫上百本書寫過推薦序,剛著手寫第一篇的時候,我還在分叉路前抉擇自己的人生,寫到第七十五篇的時候,我的命運已經跟作者四十二歲奏出一樣的樂章。

我願意幫很多人寫推薦序,正是帶著作者所提的「無限思維」,幫助別人的時候,我帶著祝福而非嫉妒之心看待那些年紀比我輕或比我出名的作者。

當我自己出書的時候,很多朋友主動推薦或大量購買我的書,幾個月內賣了十七刷。

但就像作者所提的「常保初心,以終為始」,我早在書籍上市的第一週內,就捐出六十四萬一千九百八十九元給七個基金會(所有收據都在捐款後即時公佈在我的網站:楊斯棓醫師的咀嚼肌),這幾乎就是書出版半年後紙本跟電子書版稅的總金額,旁人以為我預見未來,其實我只是抱著一顆赤子之心回饋社會。而書如果繼續再刷,我就保持我既定的行事風格:版稅100%捐出。

過去作序加上完成《人生路引》一書因此有緣跟愛瑞克結識,深深驚嘆世上竟然有命運跟閱讀習慣都跟我如此近似之人,我視作者為大哥,本來這段文字我不好意思寫,因為讀到愛瑞克對我跟他的雷同也有所著墨,我才大方做上述陳述。

他引用肯.羅賓森爵士,我讀到這段內容時,正聽讀kindle上肯.羅賓森的書,因為我同時還購買audible上的有聲書,唸到哪裡,電子書上就會指示到哪裡,聽讀同步。

我一度相當苦惱有些點頭之交對我開口要求幫忙簡直可以用需索無度來形容,與人為善的愛瑞克解答了我的疑惑,他説我們該成為「懂得保護自我的給予者」,這句話給了我拒絕的勇氣,我們不需要讓自己被「黑洞人」情感綁架,只要我們不點頭,綁架就不會成!

我非常努力地不劇透,但又同時把愛瑞克這個人跟這本《內在原力》給介紹出場。

今年一月二十三號,愛瑞克邀請我跟洪瀞教授在台大集思會議中心聯合演講,我想引用兩位十歲聽眾會後手寫心得內容分別提到愛瑞克跟我的段落,幫我這篇推薦序作結。

「我覺得楊斯棓醫生很偉大,都把演講的錢捐出去(其實連版稅也都100%捐出去),我以後一定也要和楊斯棓醫生一樣做一個手心向下,很熱心助人的人。」

「我覺得愛瑞克說的對,人生就像走迷宮一樣會遇到很多的挫折與難題。大大小小的的事情只要走對路,人生最後的夢想就會成真。(最後一句我稍微調讓文意更通順)」




不需剁手買書無罪




2021年7月21日 星期三

你過去理解的人脈學,可能有一半是錯的!而且你還不知道是哪一半! │ 楊斯棓



家德兄以其成長過程及工作經驗針對「人脈學」寫了一本我定調為「人脈新解」的好書。我和他在短時間內從認識到友誼增溫,讀畢此書後我恍然大悟,原來許多處世準則,我倆有一致的堅定信念。


對於人脈一詞,你充滿誤解,還是真確理解?


許多人誤解人脈一詞,如果他們真確理解何謂「經營人脈」,一生將大大不同,他會活得更輕鬆,更少抱怨,自己更有成就,也成就更多人。

如果你用功利之秤看待人脈一詞,用負面眼光看待「經營人脈」,可能是因為長年被身邊的夥伴或長輩嚴重誤導。

有一位和我有幾年交情的編輯轉了我的臉書文,我提及市面上九成書籍連一刷都賣不完,我提出一個理論:賣掉一刷書根本不難,如果你有十個朋友,每個人都買一百本書,很快就可以賣完一刷書。

有一位我不認識的作者似乎帶點不認同的口吻回了一句:「那不是就是靠人脈。」

舉例或遣詞用字都會不經意透露你的核心價值跟文化素養,上述那位朋友似乎是用功利之眼跟負面觀點來解讀人脈一詞。

他一定會寫人脈兩字,說不定他看到別人行文提及人脈一詞,也以為自己一定百分之百理解。

人脈,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從零開始逐步累積。我不談小圈圈,我不談裙帶關係,我不談學閥派閥!

誤解人脈一詞的人,總以為攀附權勢,就會壯大自己的人脈,藉此人脈獲得本來引頸企盼的好處或位置。誤解人脈之人其人生劇場比較容易上演:人走茶涼,或台諺說「人在人情在,人亡人情亡」的戲碼。

試想,若曹興誠出席某個場合,你明明不認識他,卻擠到一個離他很近的地方然後用誇張或做作的表情自拍,日後在公開場合刻意秀出這張曹興誠眼睛根本沒看鏡頭但你強調自己有入鏡的照片,你覺得人家會笑還是會佩服你。這種搞法,曹興誠有變成你的人脈嗎?


人脈到底是什麼?你有覺察彼此之間的流動是順流還是逆流嗎?


人脈比較像你過去與人每個互動或活動因而締結的善緣,所有善緣都會登載在一本看不到卻存在的存摺,如果長期穩定結善緣,複利的速度還會加快。台諺說:「討人情,就沒人情」,這提醒我們,不要老是急著「兌現」這本存摺裡的東西。討人情就是一種「兌現」,對身旁的人動輒情感綁架,或發動「不樂之捐」也是一種「兌現」。

明明存摺裡有可觀累積,從來都不去想著「兌現」的人,有一天當他有需要時,別人就會蜂擁「兌現」給他。

人際之間的順流逆流,初出社會時,我們可能相對鈍感。

二十年前我北上參加活動,一位承辦人員遞給我一瓶酒精,請我去角落噴灑,一開始我覺得有點莫名其妙,總想說是長輩,不多計較,後來我發現把別人當工讀生使喚是他的日常,不體貼別人遠道而來的舟車勞頓,不珍惜別人提前報名準時赴會,若勉強自己與這種人往來,就是放任逆流擾動身心。

家德兄有一次發臉書文獲千讚,關鍵句是:「多認識你感覺舒服的人。」

我說的順流,就是他講的:「感覺舒服」。

我曾忍耐讓我不舒服的人多時,亦曾不慎讓賞識我的前輩感到不快。

多年前曾有一位演奏家本來與我互動良好,有一次他受邀在一個正式場合表演,他特意為我留了席位,我欣然應允。很不巧,那時我跟家母關係處於谷底。家中繁瑣的俗事讓我分身乏術沒有赴約,我也沒有事先打電話或傳簡訊告知,結果和這位朋友就此失聯。殊為可惜,錯都在我。論及人與人的往來,我的失禮,對他是逆流,他與我停止來往,是一個完全正確的選擇。

此後,我記取教訓,盡量多照顧別人的感覺,傾聽別人的需求,直到每次心力交瘁時,我才不斷調整人與人之間互動的節奏與頻率。

譬如曾有人拜託我寫推薦序,結果成書之後,那篇序在書中卻遍尋不著。考量興師問罪不但耗費時間也討不回公道,我只能放棄與此公往來。


「十個朋友,每個人都買一百本書」的都市傳說


試想,「十個朋友,每個人都買一百本書」的故事怎麼發生,最會使你感動?

我不揣測那些我不認同、不鼓勵的發生路徑。這件事的發生,應該是過去你早已廣結善緣,幫了很多人忙,而你幫忙的價值,也許還超過一百本書的售價。當你出書時,你結下的善緣有十個人在很自然的情況下得知這件事,(所謂「自然」可能是他看到書店海報、聽別人說或看你臉書而知,而相對「不自然」的路徑則是交情不夠深你卻傳訊告知對方,這時對方就有壓力去讀去回),他們經濟狀況又許可,所以買書挺你,這股流動,謂之順流。這十股力量,沒有一絲不甘願。他們的狀態是很興奮地想把你的書分享給他們生活圈中所重視的人。

一個人如果結交十位這樣的朋友,一刷很快售罄;如果這樣的朋友達上百位,十刷也指日可待,若加上因此泛起的漣漪,最後這本書的刷次將遠遠超過十刷。

所以我打趣說,若賣不掉第一刷的書,可能不是書寫不好,而是不懂如何交朋友。

厲害的人,買早餐、寄掛號信、搭uber、搭高鐵、去上課,無處不能交朋友,家德兄就是這樣一個人,書中都不藏私跟你分享。

而交朋友的下一步,就是跟其中特別合的來的人深焙友情。

家德兄說「人脈是世間最寶貴的資產」,如果你有這層體認,你就知道credit很重要。

credit card有形,而信用卡額度是往來銀行評估你的固定收入跟資產後所決定。

credit無形,但每個往來的朋友彼此心照不宣,時間久了,大家都知道誰是a man without credit,而誰又是a man of honor。

最後,順著家德兄「把別人的事當自己的事」的處世哲學,我想分享我跟作家藍麗娟深焙的故事。

2014年時,我的作家朋友人資界一姊林娟博士為了鼓勵我在環球演講的行動,奔走取得中研院院士陳定信的簽名書,該書《堅定信念》的作者是知名傳記作家藍麗娟。




兩年後,麗娟姐完成另一部巨著《李遠哲傳》,她邀請我在新書發表會那天致詞,我欣然赴約。當她知道我為了這個活動休診一天專程北上,她激動得快掉下眼淚。

今年麗娟姐又完成一本磅礴大作《為前進而戰--盧修一的國會身影》,這回我受到更重大的託付:為之作序。該書七百頁,我花了半個月才看完,又花了半個月書寫。麗娟姐跟盧前輩的家人讀了之後,都感動不已。

我絕不會失禮的說我的人脈裡有藍麗娟,但我會說,藍麗娟的人脈裡有我,她叫的動我,甚至說她沒出聲,我都會動起來;藍麗娟出書,就是我的事。這才是人脈正解。

如果你看完本書,若干思緒有所觸動,根據書中的故事或金句而調整了人脈的觀念與放開心胸學著與對的人深交,你應該會對下面這段經典影集對白有深一層的體悟:

Valar Morghulis. Valar Dohaeris.

凡人皆有一死。凡人皆須侍奉。




寵愛自己又不用花大錢的方式,就是買書!

降低《雜訊》更能精準決策,還能做到勿枉勿縱、適才適所 │楊斯棓



《雜訊》一書中有三位作者,當中的關鍵人物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聲譽卓著,前作《Thinking, Fast and Slow》曾引起舉世矚目。

這回《雜訊》一問世又引起眾多討論。台大經濟系副教授馮勃翰受媒體人陳鳳馨專訪時一語道破:「這本書是在探究人類判斷的缺陷,討論個人和組織可以如何提升自己的判斷力。」陳鳳馨小姐也給本書極高評價,她說:「這本已經超越《快思慢想》在我心目中的地位了。」

如果你讀過康納曼被翻成中文的專欄文章或著作,應該會發現經常出現的幾個名詞:錯誤、偏誤、雜訊與雜音。

康納曼曾提過「大眾注意到「偏誤」這個詞,是因為「錯誤」和「偏誤」常互換使用」,而「雜訊」跟「雜音」都是從noise翻譯過來。下一步就是弄清楚偏誤跟雜訊的定義,這能幫助你加速理解《雜訊》一書所欲揭示的重點。



以體重機為例,秒懂偏誤與雜訊


如果一家五口輪流站上某一台體重機,每個人一分鐘內(意思是你沒有被如廁或進食影響體重)站上去五次的體重數字連小數點後兩位都一樣,而體重數字也正確,那這台體重機的量測結果可稱之:沒有偏誤,也沒有雜訊。

如果全家人量測的結果是:每個人每次都重了兩公斤,或者都輕了兩公斤,那我們可以說,這台體重機的量測結果有偏誤。

如果全家任一人量體重五次,每次顯示的體重都各不相同,有時高估,有時顯示低估,數字很分散,那就是有雜訊。

如果全家任一人量體重五次,每次顯示的體重都各不相同,但大多數的量測數值都有點接近,都比真實體重還重些(或都比真實體重更輕些),那就是既有偏誤,也有雜訊。

以上這個例子所要闡述的重點跟《雜訊》一書中那四個打靶圖都是要解釋偏誤與雜訊,youtuber啾啾鞋介紹本書的影片《《雜訊》如何影響我們的思考與行為?》即以此例為重頭戲。

偏誤或雜訊,都是錯誤,但彼此意義不同。



社會偏誤會讓你低估你歧視的對象,高估你仰望的人


社會偏誤指的是對某些群體的歧視或偏好。譬如工地有人弄丟東西,工頭未待調查,一口認定一定是外籍移工惹事,或者認為來台僑生就讀醫學院後,在學期間勢必課業適應困難,事實上仍有僑生取得國立大學醫學系的書卷獎,日後發展也絲毫不遜於本地明星高中的拔尖者。

還有個有趣的例子是:某自媒體名人臉書發文:「月入數百萬全台第一名的Podcast居然被銀行房貸拒絕XD,白白把業績送人。」我認為這也是銀行對特定群體的「歧視」,月收入數萬元的軍公教申請房貸,銀行非常歡迎;月入數百萬的自媒體人,反而無法順利申請房貸。此例中「特定群體」並非經濟弱勢,而是銀行的傳統量尺認為其收入「不穩定」而不願放貸。

還有一例,有些本國銀行,客戶申請房貸如果附上本國證券持股明細,他們認同這可以列舉為財力證明,但如果出具外國證券的持股明細,有些銀行竟完全不願採納,究其實,竟然得到「外國股票崩跌的快」(所以不認為其能當作財力證明)的答覆。

事實上,好市多、沃爾瑪的經營能力,較之本土同類型業者,銀行是否知悉,我打上問號。把時間拉長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來看,是VTI(Vanguard Total Stock Market Index Fund ETF)銳不可當,還是0050有機會後來居上,您也可以自己做功課。

如果對研究偏誤還有興趣,建議可讀《快思慢想》或用amazon上的audible聽原文書。



關於雜訊,請先牢記這三點


第一、誤差=偏誤加雜訊

第二、系統雜訊=水準雜訊加上型態雜訊

第三、型態雜訊包含場合雜訊



水準雜訊


作者詮釋「水準雜訊」時以法官判決來舉例。譬如「美國南部的法官判處的刑期比美國其他地區的法官來得長」,據此論述「保守的意識情態與嚴厲的處罰相關」。

作者筆下,法官的外向程度、親和性、判決的嚴厲或寬鬆都是「可以衡量的」,而一個法官的嚴厲與否,可能牽涉他的出身背景跟生活經驗,「水準雜訊」一詞,可以代表法官平均判決的變異性。



型態雜訊


繼續用法官來解釋「型態雜訊」,對法官的判決來說,「型態雜訊」可以視為另外一種判決結果的變異性。

譬如說一位素來被視為嚴厲的法官,但他對白領罪犯較為寬容,這裡的「不一致性」就可以用「型態雜訊」來解釋,照作者的定義,他下一次看到白領犯罪,仍然會比較寬容。



場合雜訊


然而,場合雜訊指的是:「同一個人在不同時間點,會對同樣情況做出不同決定」。

承上述法官判決之例,如果判決日天氣特別好,或其支持的球隊前一晚贏球,或者當晚要陪她女兒過生日,這讓他心情愉快,那天判決都相對較輕,「這種短暫性影響引起的變異,我們稱為場合雜訊」。

又譬如一個醫學院教授考官評核高三生的面試,一天當中不同的時間點,他可能不自覺在意考生身上不同的重點(論述知識的完整性、應對進退的社交技巧、衣著得體與否等)。如果一個考官一時間較重視後兩者,一位知識完備但另外兩點失分的應考生可能因此被刷掉,你我也許都嗅到不公平了,這也許也是該醫學院校的損失,如果該校還有附設醫院,也許時間拉長還可以說是醫院的損失(該生將來或許是paper製造機或有刀魔封號)。

又譬如同一位骨科醫師,如果他早上九點跟早上十一點半他都遇到一位「六十四歲女性病患,左上臂痛了四週,無外傷無跌倒,照了X光沒又特別發現的女士,其他條件縱有差異但不會影響醫學上相關決策」,可能一位病患他的處置是:先吃一個禮拜的止痛藥再回診,另外一位他就即刻安排MRI檢查。

康納曼想討論的是,如果搜集到的資訊相仿,醫師應該做出一樣的決定才對,怎麼會因為看診時段的不同(或其他原因)而出現不同的決定?

如果醫師的決定即使因為看診時段不同仍有其一致性,那是對病人、對醫院都更好的選擇,「如何維持(良好判斷的)一致性」其實就是康納曼想探討的問題核心。



移除偏誤與降低雜訊


透過作者群的分析跟爬梳,我們已經對偏誤跟雜訊有相當的認識,最後就是要移除偏誤、降低雜訊。

談偏誤的時候,我曾拾作者牙慧,以體重機為例。談移除偏誤,同樣舉體重機為例可以迅速解釋「事後除偏誤」與「事前除偏誤」的差別。如果家中那台體重機量測出來的結果總是比標準體重多了兩公斤,這些量測出來的數字不是毫無用處,「事後除偏誤」就是把家人們量測出來的體重全部扣除兩公斤,而「事前除偏誤」就是校正體重機,改進其精準度。

再談雜訊,作者把減少雜訊的方法稱為決策保健。

媒體人陳鳳馨跟馮勃翰副教授在電台透過電訪對談時也提及作者這段關於洗手的比喻:「洗手時,你不一定知道究竟在避免哪一種細菌,你只知道,洗手是預防多種細菌的好方法。」我想你一定可以理解細菌就是雜訊,洗手就是作者所說的「決策保健」。

另一個作者所提的重頭戲「中介評估法」,它是「一種在組織裡做決策的方法,目標是改變決策流程,盡可能引進最多的決策保健措施」,書中有專章介紹。

引路至此,在下功成身退。建議您先將拙文讀三次(甚至盡可能記起來),屆時讀《雜訊》一書,勢必一氣呵成,收穫滿囊。




手刀購書

2021年7月14日 星期三

押寶猴王,或者,猜中誰將是猴王! │ 楊斯棓醫師




具會計師資格的薛兆亨教授著作等身,他與TiVo 老師合著的《五線譜投資術》、《五線譜投資術進階版》對我啟發甚深,我四十二歲得以退休,其中一個重要關鍵就是習得五線譜的奧妙。

身邊不乏有朋友買0050,但他們不見得理解0050的個中三昧。

0050有一種買法:用五線譜來看,如果出現負二個標準差時,就是很好的買點,武漢肺炎讓舉世最恐慌時,還出現過更誇張的低價,而五線譜若出現正二個標準差的時候,就是很好的賣點,低買高賣,這種是賺價差。

0050還有一個比上述賺價差更好的買法:譬如說每個月查一下0050的價格,如果出現負二個標準差(甚至更低),就把可支配投資的金額全數投入,只買不賣,直到六十五歲。六十五歲後,如果花小錢,靠0050的股息或許就足以平衡,如果想環遊世界,屆時賣掉幾張0050,也足以支應。這個買法比前述高明。

這種買法可視為買下一個猴園、動物園或說一整個生態系。

用猴園比較好解釋,但用生態系做比喻更貼近真實世界。

若以猴園為例,你買0050,等於買下最強五十隻猴子,有的猴子會病會老被淘汰,有的猴子竄上來變猴王,你若買了0050,不用管誰會竄上來,不用管誰齒牙動搖,誰的戰鬥力排名第五十一,誰就會被踢出去,你只要擁有0050,你隨時都擁有最強的一批猴子。

然而《買下全世界》這本書提醒投資者別犯了家鄉偏誤:只投資本國,與世界脫鉤。

這個觀念打通之後,你就知道美股VTI、VT是比0050更好的標的,如果我們回到生態系的比喻,你持有VTI或VT意即你擁有每個當下各領域的一方之霸。

然而,最有趣的是,確實有極少數人,在買賣個股上,能獲得比持有0050、VTI、VT更好的績效。

讀者可以試著持有70%的0050、VTI、VT組合,用30%的現金去操作個股。(依個人狀況調整比例)

如果十年後,個股的績效優於持有ETF,或許可據此調高個股操作的比例,反之則該回歸ETF。

然而個股的買賣若想做出成績,等於得看出哪隻猴子能將成為猴王,或說預測生態系中的哪些物種可以稱霸,在其尚未成氣候時,開始下注,待其茁壯,等到它號令天下,如日中天時,一舉賣掉,落袋為安。

投資日久,愈發敬畏天地。

感謝這條路上能結識薛兆亨教授與Tivo老師,他們筆下無論對於猜中猴王或持有猴王,都有相當發人深省的精彩論述。

參考購書連結

2021年7月6日 星期二

剖析經典,自我叩問的三十堂《高老師國文課》 │ 楊斯棓醫師


我第一本著作《人生路引》出版後,無論是上電台受訪或舉辦書友會時,主持人或書友總愛問我:「關於閱讀,我們能不能主張隨便讀點什麼都好?」

你想讀點什麼,甚至不讀,其實是你的自由。

但換個角度想,若把閱讀的眾素材比喻成一片汪洋,「有讀就好」的態度恰似駕一葉扁舟,載浮載沉,隨遇而安,這當然可以是一種選擇,但你也可以胸懷哥倫布!

關乎閱讀,我們若粗分為應付考試跟無關考試兩大類,人的體力有限,有些人擅長把體力集中在應付考試的相關書本上(李敖筆下的施啟揚是一例),讀得精熟,熟到什麼程度呢?郝明義先生曾描述:「用力讀書,教科書上根本不值得去記的一些瑣碎資料,也成了擔心成為題庫的可能,於是用力筆而記之,背而頌之。」

是以,上述這類人中,有些人成年前的心神被考試消磨過度,通過人生階段性大考後,再也無動機與力氣拾起書本。輕則棄書而去,重則燒書洩憤。書本對他的唯一意義就是應考,你瞎著急的說讀書至少還有一百個意義,他一個都不信。


為什麼讀經典?


如果成年後沒有被考試搞壞了閱讀的胃口,仍得考慮我們體力有限,也得未雨綢繆,不能過度用眼,剩下的時間其實屈指可數。盡量留給經典,或許是一個可稱之精打細算後的決定。

我早先如此持論,尚感一絲心虛。

郝先生在其著作《閱讀者》的一段話,讓我壯了膽。他分享個人經驗:「除了工作之外,自己閱讀的書,也越來越集中到經典───尤其是年代很久遠的經典。」

黃國珍老師也很推崇的義大利作家卡爾維諾,在《為什麼讀經典》一書中幫經典下了十四個定義,郝先生特別喜歡最後兩個,第十三個是:經典是將現代的噪音貶謫為嗡嗡作響的背景之作品,不過經典也需要這些噪音才能存在。

郝先生教人用fasion抽換掉噪音一詞。抽換之後,讓人更理解經典,也更明白fasion一詞的意義。


《閱讀素養即戰力》這本書在寫什麼?


高詩佳老師的《閱讀素養即戰力》是一本指引我們何謂經典,還教我們要如何活讀活用經典的好書。

一字不漏的背下經典的重要段落,是我成長過程中國文老師要求的一大重點,譬如台中一中的國文月考,總有四十分是考默寫課文。

高老師娓娓道來,教我們不只滿足於背誦或看過這個故事,而要試著看懂(而非曲解或瞎說)。高老師還設計表格叩問讀者,請讀者拿起筆來,寫下感悟,讓經典故事變成我們思想土壤的養分。

這本書的適讀對象是全年齡層。

保持閱讀習慣的成年人,不容易跟時代脫節,明辨消息來源,不掉入他人挖坑打造的致富陷阱。

保持寫作習慣的老年人,住老人院也不孤單,我手寫我口,日日見聞,世界盡在我筆下。

2021年7月1日 星期四

2021年7月徵文 楊斯棓醫師30000長榮哩程徵讀書心得:《錢復回憶錄.卷三:1988-2005台灣政經變革的關鍵現場》

 



禮物是啥?長榮哩程30000哩一名。

重要說明:


1.得獎者須於一週內提供長榮會員卡號,讓我方有足夠時間轉哩程(效期至少為六個月)過去,一週內未提供,視同放棄領獎。

2.如果過去並未持有長榮卡號,可以線上申請,無額外費用:https://eservice.evaair.com/flyeva/EVA/FFP/register-now.aspx

3.領取三萬哩後,要在長榮兌換任何東西,本人不設限,但在疫情未明朗前,會建議考量兌換住宿,疫情塵埃落定後,兌換機票當然您賺更大。

4.哩程轉讓後,本人不負責兌換相關教學,請發揮自學力。

5.考量全球疫情,建議領獎後三個月內換住宿,早點享受。


圖片引用自官網,點選圖片,連結官網


誰可以參加?


無論你在哪裡買書,都可以參加我辦的這個活動。


如何投稿?


臉友請於公開發文後在fb標住楊斯棓,讓我在「動態時報審查」一鍵點選就能秀出您的文章視為投稿成功。


文章規格/截稿日期


字數:至少三千字。

截稿日期:2021年7月31日晚上11點59分59秒。

公布得獎日期:2021年8月7日中午十二點前。

2020.08徵文規則公佈日期:2021年8月1日

禮物贊助人:楊斯棓
(本人獨立辦理的每月心得有獎活動,為了保持挑書的自主性,不接受出版社或任何公司贊助或協辦)

參與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