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3日 星期四

《卸君王鎧甲,掀權力面紗》---馭獅惑狐的馬基維利 楊斯棓醫師



「OOO這個人和他的哲學的真實意義一直是台灣近代史上的一個謎。他被視為玩世不恭,滿懷激情,一個強烈的民族主義者,一個政治陰謀家,一個地道的民主主義者,一個吹捧暴君的無恥之徒。對他的這些評價儘管互相矛盾,卻也許有一定的道理。」

那三個字,我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會浮現一個人選,我有的朋友填柯文哲,有的則堅持是李登輝,你心中的答案又是誰?

台灣兩字其實是我添上的,其實這是G.H. Sabine教授筆下的馬基維利。

很多人覺得自己上班賺錢下班追劇就好,管他什麼政治,偏偏政治人物每次院會表決的結果,可以決定我們出生後打什麼疫苗。而大眾運輸系統的良窳,決定我們在通勤上得虛擲多少生命。政治人物還決定我們要繳多少稅金、多少國民年金以及多少遺產稅,從我們出生管到死後。我們不可能自外於政治人物的勢力範圍,所以更要了解這些人的盤算把戲跟內心世界。

因此,我們不能不認識馬基維利(Niccolò di Bernardo dei Machiavelli)。

Machiavellian這個字如果你查同義字典,前十個可能出現的字是amoral、 scheming、treacherous、tricky、cunning、expedient、opportunist、artful、astute、calculating,不道德的、詭計多端的、奸詐的…,講白的這幾乎沒一句好話。

從馬基維利的同義字來看,他的江湖地位與其說毀譽參半,不如說貶大於褒。他究竟所圖為何?他支持共和國體制多時,後來卻甘心臣服於復辟的梅迪奇家族政權下嗎?他寫的書真的有撒旦的臭味嗎?

這本《狐與獅》用相對客觀的角度,保持距離的側寫馬基維利,從他所處的環境理解他,從他的際遇同理他。

在那個時代,義大利尚未統一,城邦分治,列強環伺。

如果我們用更多角度,用更長的時間軸去咀嚼馬基維利,而非只用隻字片語就論斷他,我們會得到更多啟發,也自然而然會放棄醜化他。

馬基維利曾被梅迪奇家族惡整,一五一二年,梅迪奇政府免他職務,拉他入獄,扣他顛覆政府罪名,但他念茲在茲的,是一個統一的義大利,而他把實現義大利統一的希望求之於霸主,所以一五一六年獻上《君王論》給梅迪奇的當家羅倫佐。

他的書寫並不是為了吹捧君王,有時他刻意冷血,教導統治者怎麼滿足自己野心,有時他描寫自由人民如何對侵犯者復仇,卻又熱情滿溢,激昂奔放。他雖讚美君王,卻總隱晦的提出質疑與警告。

我認為盧梭對他的評價最公允:「馬基維利自稱是為君主講課,其實他是為人民講課。」

馬基維利絕對不甘於臣服狡猾的狐狸跟勇猛的獅子,他展現的智慧,其實是馭獅惑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