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9日 星期日

《贏家全拿》一書讓人重新審視TED論壇以及世上巨富 │ 楊斯棓



前一陣子有本書叫《年屆四十,中年迷路》吸引了我的目光,因為我有一半的朋友年紀都是四十上下,對一個四十歲的台灣人來說,他的父母養大他,較之他養育下一代,其實,後者的辛苦,遠遠大於前者。

原因很多,譬如稅制改變,譬如因為借款利率愈來愈低,錢(愈來愈)不值錢。

他的父母輩,只要殷實工作,一輩子不要說買層樓,買間透天都沒問題。

要舉例嗎?我念小學的時候,黑葉荔枝最有名的出產地頭家厝附近的透天厝,一間一百萬。

那時很多基層工作一個月我用兩萬來算好了(當時的業務工作四萬到八萬的所在多有),拚一下,很快可以買房子。

但現在四十歲上下的台灣人呢?就算加班工作,如果要買接近蛋黃區的三房,幾乎都得揹貸款三十年,揹得氣喘吁吁。

很多觀望者手叉腰,嚷著「我要等房價攔腰斬。」

部分區域小跌(先前被炒太兇),部分區域小漲,等攔腰斬?那是不可能的。

如果利率、稅制等遊戲規則不變的話。

二〇一〇年前後的時候,我和一位長輩聊天,他經營骨灰罈生意,有聲有色。他斬釘截鐵告訴我:「馬英九把遺產稅從五十%調到十%,大把的錢回到有錢人手上,有錢人主要會把錢拿來買股票跟房子,窮人才會把錢都存郵局或拿去亂買自己不懂的金融商品,接下來房子就會慢慢漲上來,跌不下去了。怎麼跌?稍微便宜一點點馬上就被人買走,怎麼跌?」

我半信半疑,他的話我一直放在心上。(後來,長年向上的房價也驗證他的說法)



不只台灣人陷入困境,美國人亦如此


《贏家全拿》的作者阿南德‧葛德哈拉德絲(Anand Giridharadas)這麼寫著:

「一九四〇年出生的美國人裡,中產階級約有九〇%的機會實現比父母輩生活的更好的美國夢。」

他大聲疾呼:對一九八四年出生的美國人來說,如果你是在接近所得階層頂端成長的人來說,有七〇%的機會會發展的比父母好,但如果你是在接近所得底層環境成長的人來說,只有三五%的機會能爬得比父母高。

作者也引領我們用另一個角度看財富分配的問題。

根據樂施會(Oxfam)的資料,幾年前,三百位富豪的財富,約等於人類底層一半人口的財富,近年,八位富豪的財富,已經等於人類底層一半人口的財富。

《贏家全拿》一書內容豐富,若讀完一個篇章後發現壓力太大,建議可以先看作者阿南德‧葛德哈拉德絲(Anand Giridharadas)兩度上TED演講的內容,若然,會比較容易catch作者在乎的點。

他是一個不譁眾取寵的人。

他的演講風格迥異於其他人。

他完全沒有用投影片,當然也不需要pointer。他甚至會低頭看稿,但神奇的是,絲毫不影響他的流暢度。

他慈悲的洞察,世界的病灶究竟何在?



兩個美國對撞的故事:夢想的美國V.S.恐懼的美國


演講中所謂夢想的美國,是一個異國移民Raisuddin,懷抱著美國夢,想在美國一展長才。

演講中恐懼的美國,是一位不幸的本土美國人Mark Stroman,他的人生走上三條路:bad parents、bad school、bad prison,注定最後的悲慘結局。

父母不愛他,媽媽說若有五十元美金墮胎,才不願意生下他。

可想而知,學校無法扶助他,監獄讓他徹底的bad as I wanna be。

對撞的場景,至少有三個。

九一一後,Raisuddin在美國的超市打工,在他的國家,他是一位空軍飛官,在美國,他得從頭開始。

Mark Stroman則是一位混得很不好的美國白人,他帶著霰彈槍,自以為在捍衛美國治安,隨機找代罪羔羊,射殺Raisuddin。

Mark Stroman不是只攻擊Raisuddin,他用這種攻擊方式傷害三個人,兩死,一重傷,Raisuddin就是那個一眼目盲的重傷者。

最後Mark Stroman被判死刑,而大難不死的Raisuddin竟然在為Mark Stroman的生命奔走,他不希望Mark Stroman被判死刑。這是第二個對撞場景。

Raisuddin從大難不死學到的是:要給人第二次機會。

還有第三個,Raisuddin找到Mark Stroman的長女Amber(有毒癮及前科),他告訴她,你失去一個父親,但你多了一個uncle。他希望,自己能扮演給予Amber人生第二次機會的角色。



兩度受邀到TED發表演講的講者,質疑TED這種講座究竟傳遞了何種價值?


某些程度來說,你可以把《贏家全拿》一書在找以下這個題目的答案:《一個兩度受邀到TED發表演講的講者,質疑TED這種講座(以及其他講者)究竟傳遞了何種價值?》

他質疑,TED是否在「推廣一系列對當代贏家友善的思想」、「散播這麼多關於晚近世界愈來愈美好的思想,以至於它的天線無法接收到絕大多數人生活並未改善的訊息。」

過去TED上極受歡迎的講者漢斯羅斯林(Hans Rosling)也舉很多實例告訴我們,很多東西都在進步,很多數字都在改善,很多平民的生活水準,都好過一百年前的富翁。其實我也都同意。

他講過那個洗衣機的例子非常有名,也很有說服力。

Hans Rosling的祖母,在洗衣機問世之前,一天為了張羅一家的洗衣事務,得花上好幾個小時,她在人世間的最後幾個年頭,洗衣機問世,她對這個產品,嘖嘖稱奇到極點。

但阿南德‧葛德哈拉德絲(Anand Giridharadas)提醒我們,很多制度已失靈。我用簡單一點的話比喻:現在很多人流下一天的汗水,換不到足夠的東西養活一家大小;但他父親留下的汗水,足以養活一家大小,再存點老本。

書中引用波特之語:「人們(按照前後文,這裡指的應該是大公司的管理階層)似乎認為在追求效率、聰明與更有生產力時,就能不去思考人和體制內其他人的福祉。」

讀得出,作者擔心有人處於disconnected狀態。

讀得出,作者想要接住每一個人。

書籍圖片引用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