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日 星期二

從「專心」頻道來去自如的切換到「分心」頻道 方寸管顧首席顧問、醫師 楊斯棓



你擔心你的小孩不專心嗎?


學校老師若說:「你的小孩在學校很專心。」做媽媽的一定會泛起笑靨。

學校老師若說:「你的小孩很容易分心。」做媽媽的一定會非常焦慮。

我成長過程中,專心不可能不是稱讚,而分心一詞幾乎就是一句指控。

開始對分心一詞改變觀念是讀到學者謝伯讓幫《跟著大腦去旅行:分心時,大腦到底恍神去哪裡》一書寫的推薦文字:「分心真的一無是處嗎?分心的能力,主要是來自大腦對於多方資訊的同時關注能力。除了專心於當下最重要的資訊之外,大腦也要同時留意其他次要的資訊,因為在瞬息萬變的環境中,這些次要的資訊可能隨時會竄升成為最重要的資訊。在殺機處處的原始叢林中,如果我們想要存活,就必須在專心和分心之間找到適當的平衡點。」

謝老師的詮釋,讓分心有了不一樣的定義,分心不等於不專心。分心在這裡的意思甚至更接近:同時專心於幾件事,不只是眼前一件事。


忽略大猩猩或許無妨,但無視黑天鵝或食人魚呢?


哈佛心理系助教Daniel Simons跟學生Christopher Chabris曾做一個經典實驗《大猩猩就在你身邊》:他們拍攝一段短片:兩隊球員在場中傳球。一隊白衫,一隊黑衫,遊戲規則是黑傳黑,白傳白。受試者收到指令:「一邊觀看短片,一邊在心中默數白衣球員傳球的次數,但不理會黑衣球員的傳球數。」

影帶播完,受測者被要求回報傳球數。在完整影帶中,正確答案應該是三十五次,但這不是重點。要求受測者計算傳球數,有一個強烈的目的是刻意要他把注意力聚焦在傳球動作上,但重頭戲在此:影片中曾出現有一名女學生,著連身大猩猩裝,走到中間,面向鏡頭,仰天搥胸,歷時九秒。

統計實驗結果時,竟然有高達半數的受測者無視大猩猩的存在。這種感知上的錯誤是源自於:「對某個意料之外的物體缺乏注意力」所造成的,它的專有名稱是:「不注意視盲」(inattentional blindness)。


專心、分心頻道的詮釋專家Srini Pillay



本書作者醫學博士Srini Pillay是一位精神科醫師,在哈佛完成受訓,專擅大腦影像相關研究。他目前是哈佛醫學院助教,也任教哈佛商學院及杜克企業教育學院。

他先前曾出版過《The Science Behind The Law of Attraction》、《Your Brain and Business》、《Life Unlocked》,後者曾獲獎,這次這本《Tinker Dabble Doodle Try: Unlock the Power of the Unfocused Mind》,詮釋從「專心」頻道切換到「分心」頻道的諸多意義。

作者詰問:「如果專心會讓你看不到大猩猩,生活中還有哪些會讓你看不到的事情?」

他舉例:「也許你會太過專注於發展自己的公司,以致忽略了在知名的事業部門已出現強力的競爭對手。」這讓我想到數位相機廠商們最後不是敗給同行,而是敗給智慧型手機。

他又舉例:「或者你深深愛著某人,以致到分手的最後一刻前你都沒注意到他們行為上早已出現的變化。」這讓我想到跟另一半相處,要時常關心對方,感謝、道歉的話都要及時說出口,不能看似行禮如儀,卻總是撥弄手機。


極度專心可能會讓我們錯過了真正重要的事


作者提醒:「極度專心可能會讓我們錯過了真正重要的事。」

我的反思如下:

家庭主婦太專心照顧孩子,沒有分心照顧自己。

小學老師太專心教書,沒有分點心,留心學校人數的變化,減班也不以為意,最後要滅校了才急著找工作。

診所醫師太專心看診(同樣那群病人,同樣那幾種病),沒有分點心看看櫃台、街景、市景、產業、國家、國外的樣貌是不是悄然改變?

書中還個段落是這麼說的:「舉個現實生活的例子,想像一位快餐廚師,他必須腦子裡同時處理好幾道菜,同時注意不停湧入的訂單,一邊打蛋、給鬆餅和薯餅翻面、切菜,還要煎培根、香腸和漢堡,同時在不時的空檔指揮補充食材。準備過感恩節大餐的人都知道,同時間做幾件事情會讓人快速耗盡精力(然後發誓明年一定要換別人來做)。也難怪印象中,快餐廚師總是脾氣暴躁。」

台中有間非常知名的排隊店赤鬼牛排,我覺得店老闆張世仁一定深諳多工耗能的道理,他的開放式廚房內,每種肉品各有專屬爐台,員工各司煎烤、夾肉、擺盤、出菜。張老闆的觀點是:「每人專烤一樣肉品,較不易出錯。」


真正的王道是快速切換專心與分心頻道


那我又想,為什麼7-11的員工也超級多工卻不易出錯,你我不都見識過可以同時賣香菸、泡咖啡、取拍賣、應付運輸大哥送貨的超強小七店員?

原來勝任多工狀態,少部分人確實天賦異稟,但多數人可以靠訓練養成。

作者比喻專心和分心於多工狀態是兩套不同的設定。專心是聚攏的光束,照亮正前方。分心是範圍寬廣而遙遠的光束,讓人看到邊緣視野。兩種光束單獨使用時都有其局限性。結合兩者能讓人電量維持最久,還能讓人在黑夜清楚方向。

大前研一曾寫了本《OFF學》,他把下班時間稱為OFF,而把下班時間安排好的功夫,就是一門OFF學。

這本《 胡思亂想的爆發力》可以視為一本《on/off學》,跑百米個人賽的時候,switch on,開啟專心模式;跑大隊接力的時候,switch off,開啟分心模式。用最好的狀態,迎接人生的每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