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9日 星期四

手持經典路引,勝券在握前行 │《人生路引》作者楊斯棓



著作等身的吳曉波先生有許多封號,其中之一甚至冠上了中國之最:最有錢的財經記者。

有那麼幾年,當他一年寫一本暢銷書時,也維持一年買一間房的速度,名氣響亮,囷倉自實。

一九九五年,川普推出同名礦泉水,被譏為世上最難看以及最難喝的礦泉水。相隔四年,太平洋彼端的吳曉波,用五十萬租下台灣人聽來有異樣感覺的千島湖的一個半島,種滿楊梅樹。十六年後,釀酒裝瓶,命名「吳酒」,小農大賈,趨之若鶩,三十三小時賣了五千瓶,隔四個月二度販售,成績依然不俗,三天賣了三萬三千瓶。

頂尖商業作家寫出暢銷書似乎只是低標,賣酒,也賣得極潮。





《我書架上的神明》這本書,由七十二位學者向讀者介紹影響自己最大的經典。

《影響商業的五十本書》堪稱《我書架上的神明》的吳曉波欽點版,由他一人拍板。




那經典又是什麼?古巴作家卡爾維諾在《為什麼讀經典》一書中,幫經典下了許多定義,姑舉幾項:

  1. 經典是從未對讀者窮盡其義的作品。
  2. 經典是代表整個宇宙的作品,是相當於古代護身符的作品。
  3. 經典是每一次重讀都像首次閱讀時那樣,讓人有初識感覺之作品。
  4. 經典就是你經常聽到人家說:「我正在重讀...」,而從不是「我正在讀...」的作品。
  5. 「你的」經典是你無法漠視的書籍,你透過自己與它的關係來定義自己,甚至是以與它對立的關係來定義自己。

卡爾維諾說:「我唯一能夠替經典提出的辯護是:閱讀經典,總是比不讀好。」

吳曉波談商業、成長、動盪年代、分析了福山的名作《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最後談企業家與近代中國。

近日我勤讀一位八十歲作家黃育清撰寫自己住老人院的經歷,書中她提到自覺時日無多,所以必須把握時光書寫。

我岳父年輕時勤於工作,白天在學校任職,晚上教補習班,遇到心儀書冊,只能先行買下,暫時束之高閣,盤算退休之後,日讀夜讀。

想不到已屆退休之際,看書不到一刻鐘卻眼油縱橫,不能自己。

以上兩例提醒我,就算是重度嗜讀者,一生能閱讀的精力、眼力都有限,更強化我精讀經典,略讀新銳作家作品的決心。

讀到某本經典的引路文章,如果被吸引,最好的做法,就是循線買齊該作者作品,依序啃讀,作者的聲氣,你已相通,當然愈讀愈快,勢如破竹。

若被《引爆趨勢》一書的引路文章吸引,那你就該完整閱讀葛拉威爾的《決斷2秒間》、《異數》、《大開眼界》、《以小勝大》及《解密陌生人》。

同理,若覺得《非理性繁榮》的席勒崛起有理,那他一系列的著作包括《金融與美好社會》、《釣愚》、《故事經濟學》,都不該放過。

假設吳曉波增加一個篇章介紹台灣的企業家傳記,我猜下述三書可能雀屏中選:《觀念:許文龍和他的奇美王國》、海空制霸的《張榮發回憶錄》以及《騎上峰頂:捷安特與劉金標傳奇》。

介紹這五十本書的五十篇文章中,如果要我只選一篇推薦,我會選《萬曆十五年》:一位少校軍官的大歷史。

為什麼?因為光是那篇延伸出來的懾人耐讀的書目,足以擺放一整座書櫃。

該書作者黃仁宇的老師是余英時,我特別喜歡他其中兩本著作,分別是《會友集》的上下集,是他二三十年來為友人著作所寫的序文。

余英時的自序,剛好讓我一窺余先生如何下筆序文,他說:「我生平不會寫應酬式的文字。首先我必細讀全稿,力求把握住作者的整體意向,其次就我所知,或就原著旨趣加以引申發揮,或從不同角度略貢一得之愚。」

手持這本吳曉波的經典路引,在人生的閱讀之旅,不但不會迷失,還會走得非常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