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是種超能力》作者Jill,白西裝第四人 |
由於台南老爺跟台北信義誠品兩場新書讀友活動只差一週,我審閱心得一向喜歡多看幾遍,信義誠品上台前也需要幾天準備,所以寧可押後公佈台南老爺心得得獎者的時間,也不要倉促公佈。
愈到後期舉辦的場次,心得評選益難。
愈到後期場次,眾讀友書讀了多遍,也循《人生路引》建議,又買了、讀了不少書,甚至有讀友追趕兩、三場新書讀友會,若然,筆下打造的,絕非一間簡單紅磚屋,而是裡面有起居室、宴客廳跟神秘地窖的城堡,非精神飽滿,屏氣凝神而讀,恐漏讀其中巧妙。
讀友陳信宏有緣赴會,源自友人買票後無法出席,轉讓予他。
信宏感受到了演講有其架構,大多數讀者也有如此感受,但不一定會在心得提及。
信宏又提及「整場演講是緊湊卻充滿教學方法」、「楊醫師使用了大量的教學技巧」,讓我很佩服信宏的觀察力。
以前有個前輩用台語說:「演講、演講,也要演,也要講。」
如果只是單純的講述,連抑揚頓挫都省了,甚至是低頭讀稿,你知我知,下面會睡成怎樣。
提及不同角色,切換不同聲音。
不一定要分組,但仍可有獎徵答,當然更可沒獎徵答。
cue到聽眾,有蜻蜓點水的cue,也有情深義重的cue。
是社交性質的cue一下,還是交情深厚的cue,我想其他人都看得出來。
信宏又看到一個重點:「不吝嗇給予聽眾正向回饋。」
這點並不容易。
有些講者喜歡在台上賣弄聰明,遇到聽眾答錯,牢牢把握這個奚落人的機會,以墊高他自己。
甚至遇到年紀愈輕、職場位階愈基層的聽眾,他消遣人的desire跟drive就愈強。
更甚者,還會拿聽眾的名字、職業開玩笑,更是要不得。
白西裝的哏,始於一位白目者的脫口而出,但我把它轉換成自我解嘲的橋段。
你或許聽過,幽默的最高境界,就是自我解嘲(self-deprecating)。
就當我自我解嘲「台灣敢穿白西裝的只有三個人」時,相隔一週,在台北信義誠品六樓演講前,我發現第四位穿白西裝穿的自信昂然的講者,就是我的推薦序作者Jill。
信宏分享他自己:「不太會記別人的名字和特徵。」
我的讀友都知道記人名是我的樂趣,而且很久不見的朋友,你第一時間叫出人家的名字,提及曾在哪裡見過面,人家會非常驚喜。
像我常去台中第二市場的樹根水果行買草莓(老闆就叫陳樹根),每次買完,要用uber定位回家,總難定位,每次只能訂到隔壁的慶周水果行。
有一次定位完,我順口問老闆慶周是否是他弟弟的名字?因為隔壁是他弟弟顧店。老闆說慶周是他父親的名字。我追問那他阿公的名字呢?
他說陳仕良。
我腦中的記憶方式是:學而優則仕,仕就是當官,當官要有良心:此之謂:「仕良」。
再不到兩週,我和一夥友人要去全台灣最神秘高級的演講廳。今年台中最終場的讀友會,辦在安藤忠雄講堂。
再不到兩週,我和一夥友人要去全台灣最神秘高級的演講廳。今年台中最終場的讀友會,辦在安藤忠雄講堂。
那個場地在霧峰,霧峰最有名的就是林家,林家有一位非正式的家庭攝影師,也是他們的遠房親戚,叫林草,林草經營的林寫真館,是台灣最早期的照相館之一。
林草的兒子叫林權助,最近在第二市場六角樓廣場有攝影展。
我想分享我的記憶小技巧。
如果最近有去逛林權助攝影展的人,大概短期內會記得:林權助這三個字。
你光記住林權助,其實你已經記住兩個人了。
台灣人林權助,是攝影師。(1922-1977)
日本人林權助,是外交官。(1860-1939)
對我來說,一輩子也難以忘記台灣人林權助的父母之名,為什麼?
對我來說,一輩子也難以忘記台灣人林權助的父母之名,為什麼?
林權助的父親姓林(我不會說「當然」姓林,因為有種種狀況,包括「抽豬母稅」),母親姓楊,剛好跟我父母顛倒。
名字就更好記了,一草、一梅,剛好草「莓」。
如果行有餘力,兩位林權助都有相關自傳,我們能更深入的了解他們的專業跟所處的時代背景。
對我來說,厲害的聽講心得不是刻意說講者有多好,更不是去挑剔我,好像一付嫌貨才是買貨人的姿態。厲害的心得,是能觸動我講出更多話來,我覺得,信宏做到了。
也祝福信宏之後的人生路,雖困難而堅強,有荊棘而無傷。
信宏心得出處:https://reurl.cc/0OrW0l
信宏心得出處:https://reurl.cc/0OrW0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