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養氣》一書風靡無數讀友的高堯楷醫師,相隔不到一年,第二部作品《養心》悄然誕生。
我的第一本著作《人生路引》,正是在高醫師兩部作品問世期間上市,高醫師非常支持我,若沒有這些好友打頭陣提升我的知名度,絕對沒辦法在五個月內創下十六刷紀錄。台灣一年出版品將近四萬種,能順利賣完首刷的書,不到一成,在下何其幸運。這一定不是我的立論有多高深,文采有多華美,而可能是我平常做對了一些事,而我只是寫下了這些事,讓讀者有了共鳴,有所依循。究竟是哪些事?《養心》一書也細數不少你也做得到的事。有時簡單如折枝,只是眾人不為。
在暢銷作家安納金舉辦的讀書會上,我向高醫師祝賀,在書市,他早晚壟斷「養」這個動詞。養德、養性、養顏、養浩然正氣、養萬千子民,養天下廣居。
曾有一位中醫師請我替他的作品寫推薦序,當時我邀他一聚,我問:如果有一天,健保不再將中醫納入給付範圍,你還有沒有自信懸壺?當時他的答案是yes,我就放心了些。
高醫師也是一位縱使健保不再納入中醫,病人仍絡繹不絕的醫師。
中醫師的最佳定位,應該是要解決西醫師束手無策的問題,而診斷治療的過程中,不開立早已禁止的危藥、不造成病患傷害是最基本的原則(以鉛入藥的醫者是負面例子,這是犯了眾怒)。若然,中醫自有一條路。
年紀愈輕的醫學生,愈容易心高氣傲的認為西醫師可醫盡天下之病。
年紀漸長的醫生,尤其家人抱恙多時者,愈來愈能體會世間有不少疾苦,非醫者能輕易解鈴。若遇事,有人怨天尤人,有人指天罵地,《養心》一書,則闡述了不少敬畏天地,與天地和平共處之理。
小時候聽聞家母好友患病,求醫,也求神,正是台諺說的「也著神,也著人」,患者需要醫師給一個確診名稱,有時也需要法師給一個罹病原因。醫師診斷紅斑性狼瘡,高僧說是百年前被患者殺害的人今生回來討公道。若非患者至親,可以一派輕鬆的斥為無稽,一旦發生在親朋好友身上,縱使不想相信醫學外的解釋,也足以讓我們心煩茫然。
家父第二次住院時,肺炎併發肺積水,加護病房待一週後,已有ICU syndrome,每次探病時,言之鑿鑿的說「神明」跟「列祖列宗」來床邊跟他交代事情,當時我們家中大小權力都是家母一把抓,而「神明」跟「列祖列宗」口徑一致地告訴父親,要請家母把所有權力下放,她應安樂享福,不再過問診所營運。
家母起初半信半疑,家父雖然當時意識不甚清楚,每次提及相關話題,持論總一致。兩年後,家母才慢慢看開,不再涉事。
家母是個善良而固執的人,以前未有擇友之明,損友把吃剩且過期的巧克力禮盒,假稱珍品,指名送給我外甥女吃,我勃然大怒,厲聲拍桌,痛罵該人想讓我們家母女失和。家母當時還替該友緩頰,幸近年較能判別是非。
家母燒香燒金五十年,我童稚時,若問及信仰或神明,得到的往往不是答案,而是一些道理不通的解釋。因為她對信仰了解不深,只有初一、十五或年節時準備供品,合掌閉眼,點頭搗蒜,喃喃自語,並未認真思考過「生而為人,死後何往」等問題。
近年我研究投資有成,得以在四十一歲「退休」。我沒有賺到金山銀山,只是意外來到一個「朋友要借,無!自己要花,有!」的狀態,不用管人,不受制於人,不用看人臉色。
退休一詞,每個人的定義不同。對我來說的意義,有一層是:不必非得看診才能維生。結束診所營業前的幾個月,我已打定主意,便陸續告訴患者,以後可就近找哪位醫師看診,不必非我不可。這已是最真心誠意的相辭。
於是我得以把時間花在我最熱愛的事,而不是只能在看診的夾縫中淺嚐。有的人對退休的定義是:一天超過八小時從事最熱愛的事,若然,我永遠都不會退休,因為我一天超過十二小時都在做自己最熱愛的事:閱讀、寫作、Clubhouse放送。
堯楷書中稱:「我選擇讓呼吸中的每一秒都落實愛的法則,盡量讓每一天都是帶給人幸福、帶給自己開心的生活。」我有很強烈的共鳴感。
我每天晚上九點五十分到十點,用十分鐘,以台語夾雜各種語言講一個繪本故事,不照本宣科,反倒添加了很多想像與說明,我的出發點正是:「每一天都是帶給人幸福、帶給自己開心的生活。」
我白天用一個半小時讀完該書,把要說明的詞彙查清楚發音,把要延伸說明的故事,寫在便利貼,貼在對應的頁數上。雖然這是一個無償工作,甚至可視為一個我自己發明的工作,可是讓我樂此不疲。
開播一週,每集平均都有上百人聽。新時代的新科技,讓人讚嘆,我若辦一個實體講座,要讓上百人來聽,眾人光舟車往返的時間得虛耗多少?
我努力了十集,已經有不少同好聆聽,也有人行動力更強,也在不同時段開節目,各自用熟悉的語言去講故事,這不就是堯楷書中說的:「將這個訊號發出去,你就會遇到不少一樣的人。」
近來認識一位法師釋知賢,我在cloubhouse上和她萍水相逢,因此開始收聽她不定時的白話弘法。法師留學英美,返國後教了幾年書才出家。有一次她談到,小學時全班都在算雞兔同籠,只有她舉手跟老師反應說自己的阿公阿嬤有養雞,從來不會把雞跟兔關在一起,質疑雞兔為何同籠。老師自是不快,覺得你不要去質疑題目,只管學會計算。
不去質疑,怎麼會是做學問的態度?胡適先生說:「做學問要在不疑處有疑」,法師小小年紀時,就有胡先生的智慧,反倒是她的老師,只喜歡馴鴿,馴鴿豈有能力安然度過極端氣候?
法師到了英美求學,保持質疑,勇於提問,反而很受異地老師喜歡,學習過程愉快,成果良好。
讀堯楷書,酣暢明快,如飲一杯沁入心脾的凍頂烏龍。
如果對部分內容有疑,亦屬正常。讀到「異見」,不妨先以「世間有此一說」來理解,將之置放腦中的暫存資料夾,日後慢慢消化即可,不必急於駁斥。
世間很多學問的道理,彼此相通。
堯楷談的「請以修正原因代替修正結果」,不就是 丹.希思(Dan Heath)談的上游思維。上游思維談的是在問題發生前解決的根治之道。
小孩溺水,想修正這個結果,希望救護車上的緊急救護技術員跟急診室醫師拚一個逆轉勝,這是想修正結果的念頭,也是一種下游思維。
但修正原因該從哪邊去努力?此例中是從小孩很小的時候,就請教練循序漸進教會他游泳,教會他能辨別危險水域,若遇不佳天候,不輕易下水,這都是上游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