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日 星期三

書若是茶、酒、咖啡,那「解讀者」究竟扮演什麼角色? │ 楊斯棓

 

圖左為楊斯棓醫師,圖又為黃國珍老師,攝影者:湯姆哥,攝於20201222

在下作品《人生路引》問世後,受訪時經常被問到詢問:「近來網路上有很多課程,標榜一年幫你讀幾本書,收年費,給你濃縮書本後的簡報檔。你怎麼看?」

真是大哉問。


有些書就像美式咖啡


我先假設你同意這個比喻:有些書就像美式咖啡。美式咖啡的組成是濃縮咖啡加熱水,那類課程就像有專人挑出書中屬於濃縮咖啡的部分,匯集點滴為一杯,為你奉上,讓你一飲而盡。

對有些人來說,他很享受這種感覺,他覺得快速吸收了書中重點。一飲而「盡」,指的是「完結」。某本書,我們快速「get」了。

對另一些人來說,他們抗拒這種讀書法。一飲而「盡」,指的是擔心濃縮咖啡喝慣喝多了,將導致所剩不多的閱讀興致走向逐漸「死亡」。


盡可能創造多贏,才代表你真的很行


我可以理解眾說書人充滿傳播知識的熱情,但一些任職出版社的朋友對這類課程「有異樣感覺」的原因是有時一本書的所有重點若被製成一份檔案,傳給了數千位付會會員,那很可能同時表示該書因此也少賣了至少數百本。開課單位若付給出版社一筆權利金,事先取得做濃縮書的正當性,可能會創造出多贏局面。

關於閱讀,我也曾有數量迷思。多年前,有一次跟友人聊天,對方問及年閱讀量,我據實以告,對方聞四百本竟忿忿,直呼:「怎麼可能,難道四百本都牢記大腦嗎?」

我據實以告:「並沒有把四百本都牢記大腦,事實上也不需要。」

就如同郝明義先生在《越讀者》一書中曾說:「有些書就是需要「觀其大略」,有的需要「不求甚解」,有的則需要「熟讀精思」。」

四百本中,最花時間的,其實就是需要熟讀精思的那幾本,至於有幾本呢?如果用帕列托法則來看是八十本,容我打對折抓四十本就好。我這麼持論,意思是四十本費勁解讀,三百六十本採取略讀(吸收的程度可用他人讀濃縮書類比)。

我藉著國珍兄的書名《解讀者》一詞繼續拆解詮釋那則大哉問。


你今年有沒有參與《幻影號的奇航》?


想像我帶著三十本胡長松先生的作品《幻影號的奇航》到某國中的一間教室內。我事先徵得導師同意,聲明願意無償贈送這本書給全班同學,唯一的條件是當天的自習課他們必須放下手邊的事情,只能閱讀這本書,下課鐘響,書就歸他們所有。那節課堂上,他們每一位頓時都成了參與者、閱讀者。

如果我跟導師再多爭取一堂課的時間,我希望他們寫下上一堂課的閱讀心得。完成後,我們會發現至少有四種心得:

有些同學的閱讀心得,大多摘錄自書中,但摘錄的顯然不是重點。

有些心得,把書中眾多重點,一一清楚羅列,但也僅止於此。

有些心得,屬於兀自抒發,跟書中宗旨毫不相干。

有些心得,根據書中重點,反芻後融合自己既有觀點,揉合摶聚成新論點。

第一種同學,是抓不到重點,茫茫然的閱讀者。

第二種,在制式的考試如魚得水。他們是「爭取時間,把握重點」的乖寶寶閱讀者。

第三種,是早慧的超譯者。

第四種,最接近國珍兄筆下的「解讀者」。

國珍兄這本書有強烈的企圖心,要引導閱讀者成為一流的解讀者。他談歷史,論證誰算得上是秀異的解讀者,並解釋解讀力為何重要,也用各種角度教導讀者如何具備解讀力。


成為「閱讀者」後,挑戰成為「解讀者」!


相較於當一位「閱讀者」,勝任「解讀者」的角色可能要耗上十倍力氣。

回到我說的四十本書之於四百本書的例子,以那一年來論,我大概是四十本書的解讀者,以及三百六十本書的閱讀者。

再回到那則大哉問,我認為那類型課程,可以緩解人們對於三百六十本書的知識焦慮,但我們終究得自己擔下四十本書的解讀者角色,我們才會進步神速,往理想目標前進。

什麼樣的書,我們必須拒絕濃縮書,而需自己解讀?對不同背景的人,不盡相同。


什麼時候親自閱讀遠勝濃縮書?


舉《巴菲特傳》或《窮查理的普通常識》為例,我親自閱讀的收穫,一定遠遠大於濃縮書,為什麼?因為主角智慧高深,兩書內容深入淺出,每一個段落皆來自經年累月的智慧。試問這種書怎麼可以讀濃縮書?若讀了,一定會遺漏大量重點。

國珍兄在其大作曾引述巴菲特之語:「我什麼都讀,企業年報、報表、傳記、歷史書、每天五份報紙,在飛機上,我會閱讀椅背後的安全指南。閱讀是很重要的,這麼多年來,是閱讀讓我致富。」

你若讀完本書卻忘記他曾引述過巴菲特之語,你仍是一位閱讀者;而你若記得他曾引述,我會認為你是高竿的閱讀者。

但你若是一位解讀者,你該把過去對巴菲特的印象,跟書中這段文字在腦中「對撞」。這時候問題來了,如果你的腦中只有一則新聞媒體提及巴菲特急著脫手波音航空,就很難據此和書中文字「對撞」後產生思想火花。這意思是,一位好的解讀者,前提是他得是一位勤快的閱讀者。累積夠多的閱讀素材,解讀品質會因此提升;解讀力提升了,就有能力處理更多閱讀素材。


巴菲特那段話,你有什麼想法?


巴菲特那段話我讀了之後,產生了幾個想法跟疑問:

第一、巴菲特的閱讀觀我很認同,安全指南也是一種閱讀素材,而且跟閱讀者閱讀後半天內的命運高度相關;企業年報當然也是一種閱讀素材,它跟投資者接下來數年的投資成敗息息相關。

第二、安全指南的閱讀率不曉得佔搭機乘客多少百分比?而已閱讀者,若不幸發生災難時能正確操作相關設備者不知又佔多少百分比?

第三、有沒有方法可以提升安全指南的閱讀率?若然,是不是可以減低罹災時的傷亡率?

知曉製作濃縮書的人,等於懂得端出濃縮咖啡。一飲而盡者,即可稱為閱讀者。

但若把書比喻成茶、酒、咖啡,解讀者該是品茗師、品酒師與咖啡鑑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