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閱讀偶拾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閱讀偶拾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5年5月7日 星期四

《女外科的辛辣日記》讀後感

  


  臉書時代,要認識一位朋友比以往快很多。

  最近透過臉書認識了劉宗瑀醫師,她真是不可多得的一位外科才女。

  我看書先習慣把序文讀完,序文最後一篇是自序,讀著讀著,有行話讓我心頭一驚:「新書的準備期間,我生完老二同時家逢變故」,讀到這,我就卡在這了。




  忙了幾天,再度拿出劉醫師大作拜讀,這次我從後面翻讀回來,先是心頭解了謎,然後像搭了時光機,打開任意門,參與了劉醫師擔任外科醫師由生嫩到嫻熟的過程,爬文過程中,我彷彿看到醫術精湛、偷吃便當的老狐狸,也聽到那位老萬醫師在那邊咒念德國諺語,我彷彿也看見那位劉醫師筆下「人傻沒藥醫」的一元醫師,為何名之一元,我猜取自「一元搥搥,又憨槌憨槌」。

  快速複習過醫院生活後,我的眼光再度停在最後一篇:《獻給遠行的家母》,心情再度沉重。

  劉醫師敘述劉媽媽發病到過世只有短短五天的那幾行字,讓我再度穿越一次思索生死的隧道。

  我的三叔,碰一聲,撞死在美國大峽谷,三十幾歲就離開人世。(我五歲的時候,他曾經從日本寄生日禮物跟明信片給我,也曾經教我用手電筒從手掌往手背照,後來,有幾年我擔任小兒科住院醫師的時候用過蛇燈幫小小孩打針,就想起三叔)

  我的祖父,因失足自樓梯跌落,自此臥床,過世前,幾乎只剩眼睛能一骨碌轉動,只能用眼神和我們表達他知道我們來看他,臥床多時後,在家過世。

  過世前,也曾因生命徵象不穩定而住院。住院期間,有一幕讓我印象深刻,看護大姐似乎是用抹布之類的東西往我祖父的陰囊一擦,我心頭一嘆,媽的,陰囊任人挪動!男人的尊嚴都沒了!

  ***

  我看過許多將過世的人,一家人用不捨的眼神看著他,用最後的力量守護著他。

  那我們呢,我們死之前,要替自己做多少準備呢?

  讀著劉醫師的書,我被牽引著思考生與死,緣起緣滅,讓我想起嚴蕊的詩:「花開花落自有時。」

  書中最後一頁,劉醫師寫到夢見媽媽:

  「前幾天夢見了媽媽,我們兩人在日式的木造舊旅館內,窗外下著無聲的雪。

  媽媽像以往一樣孩子般的雀躍,在收拾行李,我在一旁靜靜的看。

  我們都知道,媽媽即將要去一趟只有她出發的旅程

  她健康、愉悅,沒有罣礙

  我們如同平常般閒聊說笑。」

  ***

  劉醫師筆下,深情又豁達。

  但我還是忍不住想起倉央嘉措的詩:

  「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四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

  後記:文章完成後,線上巧遇甫結束夜診的劉醫師,我跟她分享她每篇文章設計一段情境音樂,請讀者配樂閱讀很好玩,劉醫師也告知可搭配她的部落格文使用,該文有各段建議情境音樂的連結。

  

2015年3月31日 星期二

一本新書發表,三個想法觸動

新書發表會可以怎麼「辦」?


我從大學時代就頻繁參加新書發表會,我敢說九成的新書發表會都是長這樣:講者從頭到尾坐在最前面甚至都沒有起身過,他可能邀集幾位文壇友人,一人持一支麥克風,漫談書中風景,台下若都是已經熟讀該書的文藝青年,可能聽得神采奕奕,無奈乎,百貨公司裡面的書店,熙來攘往的紅男綠女不見得對該書有興趣,可能還比較想試躺旁邊櫃位的按摩椅,駐足未久,眼神四處渙散,轉瞬已離開現場。

怎麼說,百貨公司內的書店通常不是新書發表會的好地點(但我的好友矽谷美味人妻仍辦得很成功,這是特例)。矽谷美味人妻寫的是食譜,當時我受邀站台,親見她請現場十位聽眾打奶泡,真把TED舞台效果玩得淋漓盡致。我應該封她為:來自台灣的矽谷女Jamie Oliver。




福哥反其道而行,由於有超強義務行政團隊王冠欽醫師相偕友人何佳勳、賴佳佑、張薰勻、張喬琴以及秘書阮姵儒等人積極主辦,把場地確定在有一百七十五個座位的醫院國際會議廳,在新書發表會前就採售票制,事先確定聽眾出席人數,不克前往者不退款,連同賣書所得一起捐給育幼院,這是成人之美。

既然要出書,應該就要把新書發表會辦成醬,而不是十幾人、二十幾人互相取暖便罷!這是我給自己未來出書的期許!

回頭太難?


福哥把這場九十分鐘的新書發表會呈現的像一齣電影,差別只是這位主角會隨時穿出布幕跟現場互動。

互動過程中,我對福哥提及上台技術中的回頭那一段最有感。

2013.3.29到2014.7.31我幾百場演講,每場內容微調,內容有時更迭度比較大時,我需要稍做停頓重新掌握速度,但是大多數的時候,我的節奏是可以如行雲流水般,next鍵按下去,不用回頭繼續解釋該張投影片,課後聽眾往往會驚呼接的真好為什麼都不用回頭。我懂這種感覺。

有一些朋友酸福哥的「永遠不回頭」,然後辯稱誰誰誰也回頭,所以「永遠不回頭」是錯的。

其實這是ㄧ件再簡單不過的事。

如果我有二十分鐘可以演講,我演練得夠熟,我可以不需靠回頭就掌握演講節奏,講足這二十分鐘。萬一我回頭,不是因為我要重新尋找定錨點,而是我要特別停下來說明最重要的一、兩張投影片當中的關鍵字句。

如果我不是那麼熟悉投影片內容,我需要屢屢慢下來,時時確認投影片有沒有跟我演講內容同步而回頭,這種回頭,是耽擱時間的回頭,是因為演練不夠而不得不然的回頭,這種回頭對於一個專業講者來說,是非常糟糕的事情。除非你是業餘的、玩票的。

至臻至善





如果我是行政團隊,還可以怎麼做,讓這場新書發表會變得更好。

第一, 我觀察到現場冷氣對福哥是不夠冷的(福哥有面露微微不適貌),我自己在別的場次遇過大熱天卻因為洗水塔而完全不能開冷氣,那場我的臨場反應最差,所以空調這個細節不能忽略。

第二, 當天場地屬於三大塊區域,由兩大通道分開,可以安排兩位攝影師,各守一通道,優點是最不干擾聽眾又能捕捉最多專心聆聽的身影。

第三, 是麥克風、音箱的問題。我想那天的相關設備如果更穩定,這場演出還會更精采。主辦單位都是熟人,我話就直說,以後門票賣貴一點,貴到有租金可以租一套全台中最好的系統,讓我們把講者之外的所有元素,都掌握透徹,讓講者盡情揮灑:上台的技術!



  

2015年1月23日 星期五

如何使用《上台的技術》

上台技術,已經問世





福哥最近推出《上台的技術》一書,過去我的演講場子,福哥親臨過五次,但我是好咖,就算是舊識,也不會去抝人家送書,我自掏腰包買五本。


解決問題,避免問題



福哥分享過往執教簡報技巧的經驗,探勘場地是福哥的習慣,這我早知道,但我從書中才得知,福哥會「帶兩台筆電」到現場,因為福哥哲學是「解決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避免問題的發生」,我自己則是習慣帶自己的筆電、投影機、藍芽麥克風、喇叭到現場(簡報筆、延長線、音源線、HDMI自不在話下)。我從沒想過要帶兩台筆電這一招。用自己筆電的好處就是確保PPT的版本相容以及若干字型的呈現,而我確實也有一台小筆電,經此一提醒,愈重要的演講場子,日後更當高規格應戰。


教學心得,面對自己


福哥還有一個習慣是書寫教學心得,這個做法也觸動我若干想法,一般課後心得有幾種,一種是當場請聽眾勾一勾,一種是希望聽眾寫千字心得文,一種就是講者自己面對自己的種種待改進點,檢討自己。譬如有一次我比助教還晚到(雖然對聽眾來說還是早半小時到),我就引以為恥;有一次我喇叭帶了,卻沒帶音源線(在馬偕醫院),現場也沒有,結果影音相關效果都不能如期播放;有一次偷懶不帶電腦,現場的PPT版本和我的差十年,整個效果大打折扣(我不怪主辦單位反求諸己),以上都還是比較技巧面的。更需要檢討的是授課內容跟聽眾反應。如果有些內容,聽眾反應不佳,就要快速調整;如果聽眾覺得太簡單,含金量不夠,也是要迅速補足含金量。

不斷累加這些經驗後,有一天開始接觸商業演講/教學時,我們展現的架式,跟業界資深老師相比,絲毫不遜色。


預期目標、課程效益


我的聽講跟演講經驗破千場,活動我看過太多了,很多活動根本就是幾個名人在上面社交,下面晾著聽眾不管,聽眾好像是臨演充場面,福哥書中叮嚀,請問,您這場演講/教學/交流的預期目標是什麼?預期會達到什麼效益?身為講者都要事先評估,不要讓聽眾空手回家!


時間抓緊,展現專業


無法精準掌握流程的主辦單位,嚴格講都還是不入流的主辦單位,福哥屢屢提醒我掌握時間的重要。尤其是一天的課程,如果你自己講不完,害學員中午餓肚子,學員的學習意願會遽降,同時也會對下午的課程更加擔心,搞不清楚的老師以為自己多給學生東西,學生要要感恩師父,事實上delay下課的老師唯一傳達給學生的訊息就是他還不夠專業。我說:「所有的含金量跟呈現時間,都是該事先計算好的」


上台技術,書該怎用


有些朋友跟我說難道這本書讀了三遍,就變得會上台嗎?當然不是!這本書用法不是反覆看三遍,這本書的用法我認為應該是這樣:先略讀一遍,等到下次上台後,再讀一遍,看看書中有沒有若干重點是您這次演講/教學沒注意到的;書中沒提的部分,您還想到什麼?這樣反覆操兵一百次,我保證您受益無窮,課多到上不完!

2015年1月22日 星期四

你應該一讀《網路強人會》

真正高手,目光穿透


覺得暢哥這個人很妙的是,我跟柯營在選舉期間擦出過一些火花,看不懂的人以為我在罵柯,大概有十人取消我好友,可是看得懂我在幹嘛的人也不少(我在替柯建造勝選的高牆,擋住連營可能的攻勢),追蹤者多了幾百位,其中一位暢哥也寫下他的觀察,讓我驚覺,這人是高手。



後來上了樟哥的課,暢哥在現場穿梭了一會兒,這是我第一次遇見暢哥。參加憲哥座談會時,暢哥剛好就坐我正後方,再沒幾天,我就要去上暢哥的課了,上暢哥的課之前,也聽過好多位朋友這一年內去上,也紛紛在網路空間經營新的平台,或網站,或粉絲團。





網路強人,我就是強


暢哥有本書叫網路強人會,你填資料,付物流費,他就會寄給你。我即將要上暢哥的課,當然也要把暢哥的作品掃過一次,為了搶時間,我直接在露天買,超商付款取貨。



暢哥的前言,深得我心。暢哥不打高空,不講假話,直接說他做網站的理由就是愛錢。雖說愛錢,他的金錢觀我認為很健康:錢可以實踐理想,錢可以幫助別人,錢可以買到許多特殊經驗,換得滿足和快樂,暢哥還總結一句,要讓人生活得精采沒遺憾,就是要有錢花。



對我來說,這些話就是我的人生寫照。你我都不是三歲就當自耕農,父母過一堆地給你,在這個網路時代,你更要善用這個平台,像暢哥所說的,當網路業的包租公:「蓋」網站。暢哥像個引子,他不唬爛,他告訴你:「一切還是要靠你自己閱讀、觀察、親自體驗」。

  
內容為王,通路為后



暢哥也教你心法:內容為王、通路為后、創意為文臣、執行力為武將、粉絲為卒兵、人脈為金銀。體驗締造網路王國的第一步,就是去搶一本網路強人會吧,不要等缺貨了,才喊著哭求再版,屆時沒人會理你。

2014年12月5日 星期五

《職場最重要的小事》讀後感

  這些年來跟人打交道的經驗,泰半不錯,有些則讓人不敢恭維,讀謝文憲兄的大作《職場最重要的小事》讓我重新溫習了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處世原則究竟為何?






 準時為王,遲到必當
  


  有篇文章憲哥談到守時,憲哥提到一位朋友被錄取的故事,這位朋友在口試時應答得體,也有其專業素養,最重要的就是「過去從未有面試者準時(早上八點半到)」。

  你想得到一份工作,卻連「表現出」八點半以前赴面試現場都做不到,請問你要別人相信你能做到什麼?

  我的原則是,應邀演講、教學,九點開始,我八點到(只有1%是因為演講接太多趕場所影響,後來我也頻頻推掉演講場次,力求每一場的品質)。

  憲哥書中金句不斷,諸如:

  「你從哪裡開始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到底要去哪裡?」

  「出席無功,創造價值才有功。」(所以我的老闆還沒開口,我就會自己找事做)

  「隨時準備好自己的核心能力,待價而沽。」所以我不是在閱讀,就是在寫臉書;我不是在演講,就是在聽別人演講(TEDxkowloon、TEDGlobal)。



 起點相同,一人阿蒙,一人成鳳  



  憲哥書中舉了一個例子說有兩個女生本來條件相仿,同期進公司,三年半後,一個還是專員,一個已經室副理,當中的差別就是一個老是閃報告,一個在重要場合上台時總是落落大方。哼,讓我置入性行銷一下(雖然明年一月的梯次已經額滿了),知道演講技巧跟溝通的重要了吧。

  我完全同意憲哥所說:簡報與口才無關。

  簡報要的就是關鍵訊息、言簡意賅,如此已經有九十分的水準;如果加上好口才,就是從九十分衝到一百分。

  講話不乾淨俐落,一堆浮誇詞藻,那就很像一些娛樂性節目的主持人,一個小時的嘻嘻哈哈,混完就作罷,或許他們也讓人覺得口才不錯,不過談到簡報,他們絕對不屬於那個世界。

  憲哥還提到「沒有確認過的事,不可惡意傳播」,陳畊仲醫師就曾替我出手教訓過一個惡意傳播的小人,在此再度跟陳醫師致謝。



  與人為善,甘為橋梁



  憲哥還說:「行有餘力盡量助人,與人為善,做一個可被利用的人。」所以我最近十五到三十人的教學場合就會帶一到兩位助教(已經合作多次默契極佳的朋友),更多的話就開放給FBF報名,讓資深助教也能帶資淺助教。

  我會開始這樣做也是因為業界資深講師給我機會當助教,讓我迅速進入狀況,再者,過去一年其實我推辭一百場演講左右,如果我自己手邊已經建立一套我自己信任,我自己敢保證的人才庫,就可以促成這些演講(成功不必在我)。

  我本來就倡導低碳生活,我更想要推低碳講師、低碳助教。如果台東找我演講,我就轉介紹在台東我信任的講師;如果我遠赴花蓮演講,我也希望找當地的助教幫忙。(現階段雖不中亦不遠矣,長期而言一定做的到)

  憲哥去醫美診所的教課經驗,強化我:不是長話短說就好,重點要先出來。

  憲哥在信義房屋上過班,我聽過憲哥怎麼努力的開發案件,我生平第一間房子也是信義的仲介幫我促成,本身也持有信義若干張股票,我很喜歡聽信義房屋的故事,在憲哥書中又讀到信義總裁周俊吉的金句:「開會遲到多久,就罰站多久。」以後我去演講/教學,比照辦理,教室是殿堂,不容遲到者褻瀆(身體不舒服或特殊理由除外)。

  憲哥說的「專業,建立在通俗的溝通上」,這就是號稱世界最強簡報課主持人Nancy Duarte說的:Grandmother Rule

  憲哥書中也提到的機會成本,他曾憂心的親口跟我提醒(當時我完全不懂),很感謝當時憲哥的用心,也改變我日後的做事方法(對演講/教學的邀約不再來者不拒),用更少的力氣,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最後我要說,書中金句還有很多,我故意不寫完,不然我寫完你們都不買書了。書中有些話,對某些人來說是金句,對某些人來說一時還未足以逆轉他的處世哲學,不急,慢慢看,自己找出屬於自己的金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