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東華大學 邱博奎
上台報告已經成為現在課堂上的趨勢,尤其是文學院的更是無法避免,很高興能因緣際會聽到這場演講。既然這是自我心得,就由我自已開始。
以前的課堂報告,我的觀察絕大多數的同學都著重於如何做好簡報,完全乎略上台講這個環節,因此這場演講我學到的第一件事:簡報(編按:指的應是投影片)只佔整體報告(演講)的30%,剩下就是台上的事了。
表達為王,道具輔助
以往當我完成ppt後,會反覆的一直看每張投影片,並在腦海中試著講解一次(建議乾脆打在備忘稿內練基本功,等累積豐富經驗後,這個動作就不需要了)。也因為如此,我發現重點在於表達而非投影片。投影片只是輔助的角色,傳達一些如圖像、圖表或足以證明自己論點的影像,目的在讓聽眾印象更加深刻。對我來說投影片扮演著提醒我這邊要講什麼內容的角色,所以往往只打關鍵字,字少觀眾的注意力也愈可能集中在講者身上。但在腦海中演練還不夠,要確實的表達出來才能知道自己的弱點,進而加以修正。
所以我從這場演講學到的第二點是:上台不只單是傳達知識(有效、含金量的概念),還要夠生動(有效的前提下,講的有趣)。
沒有互動,無聊想睡
觀眾睡著,演講者要一半責任。即使是一位博學多聞的大師站在台上,演講內容不生動,說話沒有表情,和觀眾沒有互動,我想大多數的人還是會覺得無聊,甚至想睡。那要如何做到演講內容生動活潑,與台下觀眾互動良好?我認為這不是一朝一夕可成,廣泛閱讀我想是最基本且最重要的,如何在很短的時間內找到與觀眾之間的key words,開啟觀眾想聽你繼續說下去的開關,有沒有料馬上便見真章。接下來是幽默感,我覺得幽默感的培養與聯想、反應有關。聯想也可以歸類到閱讀,讀的越多,可以連結的越多。正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而反應我認為要從經驗去累積,講的場子越多,經驗越豐富,更能臨危不亂的回應台下的情緒,反應等。
然而簡報做好,上台前的演練也做好了,接下來就是改進。但在改進之前這場演講讓我學到的第三件事:演講結束後,你想讓聽眾帶什麼東西回家?
甜蜜點出擊
除了上台的報告與適時的投影片輔助下,能更精進的地方我想是「讓聽眾留下記憶點」,讓他們記住你想傳達的訊息,出了門後進而分享給更多人,畢竟現在是網路的時代,分享有時候只需要一根手指。所以為此,楊醫師讓我們在課堂上練習,簡單的第一步,把一句話縮寫。第二步,轉換成圖像。這兩個步驟可以幫助講者藉由這些濃縮的內容來喚醒記憶,聽者則增加記憶,也更容易從圖像提取。
最後給我自己一個小整理,如果現階段我要更進步必須努力的方向。
一、除了閱讀還是閱讀
二、練習18分鐘法則,而且要有有趣,高潮,嚴肅的部分
三、加入分類法則,與聽眾有關,與自己態度有關,與演講內容有關
有效表達,平時奠基
這些就是我現在整理我現階段可以馬上執行的項目。最後我突然覺得,演講無所不在,只要開口講話就當作是練習如何有邏輯、幽默的表達自己想表達的想法。如果平常講話就沒什麼節奏和吸引力,我想在台上也是如此,當然如果每天開口都想著這件事會很累,如果未來的目標是一位專業的Speaker的話,我想這樣的練習是必需的,我也會漸漸把這樣的練習融入我現在的生活中,嘗試著用新的方式說話。最後用一句話總結這次活動的心得。「把上台當一回事,我想聽眾也會把我當一回事。」
編按,我的老師楊田林也說:「老師認真,學生就當真」,意即:「講者認真,學生就當真」,本文作者博奎真是悟性奇高。也善用「三」當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