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3日 星期五

中山醫大冠軍心得《思辨,思變》中山醫大蔡典圻




公民思辨這個詞,對我而言的意思是,有能力並且願意思辨的人,才稱得上是為公民



演講中展示了思辨一個議題的過程,包含懷疑、了解、資料蒐集、判斷、做結論。看到行政院的節能計劃預計一年減少1%的用電,懷疑這個數字的野心,但因為對用電、節電沒有概念,所以先不批評,而是去了解、擴充背景知識;待蒐集正確的資料之後,才回過頭檢視「1%」這個數字,得到「野心確實不足」的結論。看到一篇網路科普新聞寫著車諾比核災為當地生物帶來的好處,有違我們一般對於車諾比核災的理解,所以一步步回溯到原文文章甚至到論文原文;閱讀後發現論文所探討的是無脊椎動物,其生命週期短因而在核輻射發揮顯著生物性影響前就已死去,且與中文網站上翻譯文章的附圖明顯不符,而使中文翻譯文章有淡化核災、以偏概全之嫌






這種思辨能力,才是真正的思考。但是台灣學生在求學階段,或者說在學校的養成過程中,無法徹底學到這種能力,因為華人文化自古以來就不鼓勵獨立思考。

  





從四書五經到科舉,就是一個只有先賢結論,沒有思辨過程的東西(註1)。科舉考試所寫的文章只能講聖賢話,述而不作。即使已身處不同時空背景之下,仍不能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將之稍作修改,否則就是不教,就是背棄傳統,不敬於師長。即使是現今的學測、指考國文都仍有這種氣息,可見其根深柢固,也算是中華歷史淵遠流長的另類展現。






我們直覺地認為沒有經過文化大革命的台灣保有完整的中華文化,而自詡為正統繼承者,也是我們面對現今經濟、國防、科技實力快速崛起的中國時,心中殘存的優越感,認為有無文革是兩岸人公民素質的差異之一。但是,這所謂的「正統文化」,其實已經在中國歷代皇帝的「去蕪存菁」後,調整為適合統治、馴服人民的一套工具了。提倡「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卻忽略「君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孟子也為此被朱元璋逐出宗廟。一切都蓋上一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美好表象,大家各司其職、和樂融融,謹守家庭倫理及國家法律,一派安詳和諧。但當問題出現時,若指出問題與解決方法衝擊到既有的倫理時,提出者不會被稱讚,而是被清算,所以自古忠臣少有好下場,自古忠孝難兩全。馬丁.賈克的著作「當中國統治世界」出版時,時代雜誌在其封底的短評就寫到「中國的治理習慣迥異於西方,強調和諧與穩定,而不是自由與正義」,一語濃縮我們沾沾自喜,將獨立思考與思辨視為破壞和諧平衡的「正統中華文化」。






從台灣各種社會現象分析,就可以知道我們所繼承的是教導我們成為順民、不去思辨的中華文化。就以今年三月發生的學運為例,執政黨面對各種聚焦在服貿議題的質疑都只是輕輕帶過,然後不斷強調國家議會的神聖不可侵犯、國家秩序不容破壞等等的跳針言論(註2),及自曝鎮壓心態的「美國的國會如果也被佔領」爛問題(註3)。執政黨立委以大人、成年人的口吻指責學生「清明節掃街不掃墓」,隨服貿而來的問題不重要,但是學生不乖乖到學校按時上課,做個大人眼中的好學生超級重要(註4),而年紀稍長的家長相信也接受這樣的言論,因為他們辛苦賺錢繳學費。工商界大老闆再說台灣經濟停滯不前,所有的錯就會流向學生。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學生錯就錯在他們的身分:學生。






其實是「民主」區別了台灣與中國的公民素質,因為民主的基礎是對個體的尊重,而非群體的和諧。台灣經過數十載的民主化,雖然從徒具形式開始,但到現在也漸漸有了些內涵及效果。社會開始出現反省的聲音,年輕人不再對政治及自身權益漠不關心,慢慢的從「國民」成為具有思辨能力的「公民」,而儒家文化中對「階級倫理」的要求也開始有鬆動的跡象。丸山真男說,不斷對權力Why,民主才會穩固扎根。欠缺思辨,又怎麼會有質疑、問對問題進而找對答案的能力呢?



1:林雨蒼。華人文化傳統的惡性循環

2:王立第二戰研所。為何茸毛不可戰勝


4:王立第二戰研所。為何茸毛不可戰勝

(附註:第一張照片為作者在演講現場拍的照片,其他五張為本人根據文義搭配後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