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4日 星期六

《我能清楚說明自己每天窩在實驗室到底在做什麼嗎?》

作者:陽明大學林伯涵



準時還不夠!因為楊醫師很久以前就在臉書說過自己演講會早到(編按:早到六十一分鐘)的習慣了,心想絕對會有一群忠實臉粉會提早到會場。果不其然到北市圖一樓大廳就看到電梯前聽眾排的冗長,10 樓會場更早就 8-9成滿了,而此時才 13:40 程序上剛開始報到的時間。至於我隔壁站著的太太,您也就別太意外了,因為對現在楊醫師的場子來說已是常態。



前陣子拜讀謝文憲的<說出影響力>一書,提到一場好的演說有哪些重點要捉住,這本書內容精彩,但我要說,林藝老師當天這一分鐘的短講,以自身經歷的故事吸引聽眾,將內容規劃3項重點,故事雖誇張,但7分真實搭配3分修飾,恰到好處,再加上肢體語言,幽默的呈現,掌握全場,真的太驚人了!完美呈現憲哥書中所提(完美的示範)!但接續的蘇迎士醫師短講,老實說接在能量如此強大的林藝老師後面有點吃虧,因感受到蘇醫師的緊張,而且隨著閃爍的紅燈告知超時的同時,我也忘記蘇醫師今天演說的內容是什麼了。雖然我是連投power point 勇氣都沒有的人,這樣寫不好意思,但這警惕著自己,除了slide 需花時間製作之外,還有太多事情需要顧慮,感謝蘇醫師的提醒。



而當過呼吸貓老師 (當天同為生理背景的三位林某人,正是呼吸貓老師,我和我女友啦) 學生的我來說,老師生動的授課方式我已不陌生,但當天短講方式,仍然讓做學生的我學到一個很重要的事情,這與黃國賓先生的短講可以由楊士比亞的一句話呈現就是:外行聽懂;內行能更懂。同時感謝楊醫師的提醒,專有名詞是專業人士之間方便交流的用字,再次提醒事先瞭解演講對向的重要性。阮國彰醫師是全場開頭使我緊張的一位講者,看題目知道以漫畫<火影忍者>為例子,開頭slides哏埋得太深,有點抓不到到底想說什麼,但是,當與器官捐贈聯結在一起的時候,全場鼓掌(包括我自己),我想我是多慮了。阮醫師精彩的演講方式也讓我冒出了一些想法,並已記下(楊士比亞曰:「隨時寫下你的靈光一現」)。



相同的震撼我能像王俞寧小姐這樣清楚說明自己每天窩在實驗室到底在做什麼嗎?這場短講同樣將專業度高又抽象的議題借由精美的手繪彩圖及耳熟的電影情節來說明,讓非專業聽眾也能產生感動。陳宣諭小姐-全場最幼齒的講者,分享自己學樂器的心路歷程,轟動全場、掌聲不斷。另外,光聽演說時的語氣就可以感受到何蕙萍小姐對自己工作的熱情,感動他人之前,先感動自己 (憲哥曰),在本場短講中精彩呈現。而這兩場短講提醒著自己一件事,別忽視自己小小的力量,全心的投入,總有人因你而感動。後續施亦倫、唐宗詠、黃峻偉三位醫者的反思,一方面點出了現行醫療制度下產生的問題:醫者醫病不醫人、病患家屬對醫師的不信任。但三位醫師皆不因扭曲的大環境而妥協。如同唐醫師提升自己的決心,不因重重的問題而阻礙了改變的理由及目的;如同黃醫師的勇氣,行的正哪怕後繼無人,於是有了醫療團;同時施醫生也提醒著醫者的謙虛,不要只看到彼此間的不相同,我們之間仍有許多的相同。

感延續到下半場,同樣身為醫學領域的我,我這樣問自己:



最後王冠欽醫師的短講,真不愧是上過無數大師課程的功力,有視覺效果的簡報搭配自己的親身故事,幽默而不膩,ABC口訣讓聽眾牢牢記住三項想傳達的重點。非常厲害! 最後以自身醫師的身分也能完成這些壯舉來勉勵我們"忙"真的不是藉口。真的非常勉勵。



最後我想提一下剛到會場時的感動。在助教親切的指示製作名卡,寫下第一個問題-早餐吃什麼,我心想:恩~之前楊醫師有說與會前一天要睡飽,想必只是藉此關心聽眾是否真有作息正常。第二題-最喜歡的電影;第三題-喜歡的原因,我心想:哦~是等一下要互動嗎!第四題-想像自己 10 年後的三件事。挖!~好 detail ~對吵吵鬧鬧的現場要回答這一題不是那麼容易耶,深呼吸,想一下,我寫下了:1) 為人師-將我所看所學,指導我的學生;2) 到時已非受升等所困的研究人 ; 3) 不貪圖己益做個真正的知識份子 (因很喜歡吳念真對知識分子的解讀)(編按:這一段我演講也非常喜歡引用)。此時突然想起,在5-6 年前有一位老師也曾要我們寫下 10 年後自己的想像,記得我是這麼寫的:十年後我想要我的生活可以不為金錢所困。頓時,我感受到這幾年自己心靈上的成長。雖然以賺錢為目標不是錯,而今天的寫下的答案也絕非表示高尚。但這幾年對我自己而言,心靈上所得到的滿足,看來已超越物質上的需求,而我這幾年也真的更瞭解自己。在楊醫師這場都還沒開始,借由這題發現自己的成長,是意外收穫,期盼 10 年後的自己。







楊士比亞曰:先知先覺、後知後覺、不知不覺。附上這張照片,連楊醫師都仍持續向楊田林老師學習了,那就要期勉自己不能不知不覺。最後感謝楊醫師精心準備這場含金量爆表的課程,讓小弟我收穫滿載,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