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官方說法是由technology、entertainment、design,這三個英文單字所組成。在講座中,則聽到不同的解釋角度。T可能代表Teach,E的意義可能是Encourage,D則代表Development等等。參與講座的起心動念,僅僅是希望聽到各種不同背景、相異專業領域的人,對於TED的想法,這些人是否又有些璀璨的故事?在參與前,我並不知曉講座流程,抵達現場後,才知道是邀請12人,每人做3分鐘的短講。透過這樣的交流,才能激盪出更多火花。
還記得大學時,某一堂課的授課老師,曾提出一個構想:「每位同學在學期末時,都應該上台分享18分鐘,從出生到上課的當下,是否從事過一些特別的事情?在這短短的18分鐘裡,該如何凸顯自己所表達的主軸?又該如何在時間內,吸引他人注意力,並與其他同學們交換意見?」雖然最後這個構想並沒有實現,卻讓人開始思考,自己是否能將故事說得清楚、講得明白,並且能吸引人注意。如何表達清楚,需要學習,也需要練習。正因為期望自己有所進步,才參與了此次的講座。
首位分享者是林藝老師,她善用抑揚頓挫、有高低起伏的聲音,強調內容重點,搭配肢體語言,以及清楚的條列說明。快速、有效率的將全場目光集中於舞台之上,讓整場活動,有個鮮明的亮點,散發著活潑熱情的空氣,掃去了會議室裡,原本應該是昏昏欲睡的氣氛。
能上台分享的講者,各有長處。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講者是阮國彰醫師。乍看題目《血輪眼》,讓人有點摸不透主題,卻更令人好奇。激發聽眾好奇心後,阮醫師利用平易近人的比喻,讓門外漢理解腎臟活體移植的效果,進而銜接到器官捐贈的正面意義及好處。在短短三分鐘內,就說服許多人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而我,是其中一位。讓人驚豔的三分鐘短講,影響力也不容小覷。
唐宗詠醫師的短講,令人記憶猶新。除了排列簡約、清楚的簡報設計,在短講中加強語句,區分並論述目的論與結果論的差異。「我不要什麼」,是結果論;「我要什麼」,是目的論。目的論比起結果論更聚焦、更強烈,行動力也更強。行動力,是進步的條件之一。只要轉換心態,就能更有執行力改變不滿意的現狀。
年輕的講者,也有過人之處。15歲的宣諭,台風穩健,娓娓述說著學習薩克斯風的過程。從商業表演,到出國學習,最後參與義演。她不僅是看見國外教學對於一個人的啟發,體驗過開放、自主的學習,更展現個人對於學習的積極與渴望。透過義演,吹奏薩克斯風的意義,也更加無法取代。反觀自己,國小至國中曾學習約莫五年的單簧管。當時,15歲的自己對學習樂器並沒有清楚的看法,更沒有回饋給社會,講者另人佩服(編按:您的反思也很讓我佩服)。
另一位就讀高醫生物科技系的俞寧,用含蓄卻堅定的語氣說明該系所的內涵。過去我從社會科學相關科系畢業,同樣的四年,我卻無法清楚的說明其中的意義。相較之下,俞寧的分享也是引人注目的。這兩位講者,雖然只是分享生命故事,或許沒有太多不平凡的經歷,卻看得見講者的堅定,並希望能為此付出的熱情。
其餘講者也都各有千秋,林佑穗老師用「體驗」的方式,讓聽眾明瞭吸菸的後果。
其餘講者也都各有千秋,林佑穗老師用「體驗」的方式,讓聽眾明瞭吸菸的後果。
王冠欽醫師則運用聯想法,介紹自己的名字,並將旅遊與夢想連結。聽完這些講者的分享,也從中學習到許多不同的表達技巧。
整場演講以分組的方式互動,不單只是台上與台下的交流,也開啟了認識鄰座聽眾的機會。楊醫師在講者或聽眾發表完畢後,給予回饋及建議,讓發表者有更多元的表達方式。改變,從不習慣開始。或許,下回該更主動的發言,並勇敢的把握住一次次的機會。
整場演講以分組的方式互動,不單只是台上與台下的交流,也開啟了認識鄰座聽眾的機會。楊醫師在講者或聽眾發表完畢後,給予回饋及建議,讓發表者有更多元的表達方式。改變,從不習慣開始。或許,下回該更主動的發言,並勇敢的把握住一次次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