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5日 星期日

《假日親子時光的個人進修活動》

作者:邱足滿醫師(謝謝邱醫師遠從彰化前來)



感謝北市圖舉辦這樣一個免費新書推廣活動,並請楊醫師為主講人。



感謝楊醫師充滿熱情與專業花了數個月的時間籌備!



感謝我的家人不反對我利用假日親子時光做個人進修活動






今天參加這個活動的最大觸動是唐宗詠醫師提到”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以前,我也不喜歡接受媒體採訪,總覺得記者常會亂寫稿,誤解或曲解採訪稿,斷章取義,發稿前也不先讓受訪者看過文稿,所以害怕和記者打交道;但是,若能提供正確專業知識的人都不受訪,反而讓一些非專業人士大放厥詞,只因為他(她)有時間且方便接受採訪,那麼,看到不正確報導而大罵的專業人士是否應該改變自己?”楊氏比亞”曰:”改變從不習慣開始。”雖然不習慣,但自己試著和媒體打交道之後,就發現大部分的媒體人還是友善的。所以,希望媒體報導成為什麼樣子,自己也應該在適當機會一起努力參與,成為參與改變的一份子,而不是只在那邊罵個不停!



有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為什麼一定要站上台前演講呢?” 在診間做一個盡責的醫師、在家做一個稱職的母親和妻子、做一個好女兒,這樣不可以嗎? 一定要站在舞台上嗎?其實,答案自己似乎也知道:這是躲不掉的!



自己也常接受演講邀約,講專業部分;和學生、住院醫師的互動、教學等等都需要好的表達力:就連和我的女兒溝通,好的溝通秘訣也能收奇效(例如;讓女兒笑了溝通就成功大半!)。自我反省覺得我並不都有楊醫師說的”熱情”,自己都沒有熱度,如何感染、傳遞給他人!



透過今天的活動,學到很多秘笈::






1. 肢體語言和現場示範體驗很能帶動氣氛(呼吸貓老師);






2. 用漫畫的哏套用到器官移植(阮國彰,血輪眼)點子創新;






3. 獨一無二美麗的手繪圖(王俞寧生物科技系介紹)讓人移不開視線;






4. 動人的故事先給大家一顆大洋蔥(很有溫度)再引入主題(施亦倫,星星如果有聽見);






5. 用實物(手銬)令人留下深刻印象(何蕙萍,高牆裡的閱讀課);






6. 來自后里15歲勇敢的陳宣諭訴說她和薩克斯風的故事(增加和聽眾的互動會更好,例如請觀眾猜一猜全世界的薩克斯風幾%來自后里?)



(王冠欽醫師)



7. 精彩的投影片令人印象深刻(王冠欽、唐宗詠)






8. 口齒清晰、肢體語言生動、自己微笑也令觀眾大笑、字字珠璣的林藝最是令人激賞。



楊醫師依場地細心分組,請助教幫忙,製作紙本單張,讓大家紀錄感動,呼應了楊士比亞曰:”寫下靈光一現”。用心處處可見。讓各組有團隊的感覺,連站著的聽眾都編列在第十一組!而且鼓勵觀眾發表想法,讓教室氣氛活絡。我想,全程應該沒有人去見周公吧!還有,那個倒數計時太酷啦!



楊醫師謝謝你,讓我的自我成長又往前跳躍。不僅是上台表達的功力,還有內心深處的觸動!下一步,報名蔡校長的簡報課程吧!讓簡報為口語表達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