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6日 星期五

《好的演講就像迷你裙》

作者:吳健義(當天活動助教)









是的,就是這樣饒富趣味但是又能夠傳達理念的表達方式,讓人對優異的講者印象深刻,當然內容也輕易傳達給聽眾,達到十足的影響力。我想就先從整體活動安排來分享個人心得:(答應了就要趕稿…)



活動開始前數月,斯棓就已經預告本場次時間地點,並且廣邀有心參與的助教,挾著豐沛知名度當然很快就額滿,我也搶到其中一個名額()搶贏會有成就感當然不是!這部分留到文末再跟大家分享,如果大家覺得分享的內容還不錯就留到最後閱讀吧~



一、舞台呈現



1.         宣傳推廣。以往只能透過四處發傳單貼海報、口耳相傳來作活動預告,斯棓很迅速地利用網路資源以及經年累積的BLOG人氣,透過資訊工具達到推廣目的;這項改變讓原本複雜的工作事務變的相對單純,審稿、校稿、發佈只需要極短的時間,而且群眾特性早已經在掌握之中,經費成本極低。



對於剛開始進行的講者和工作人員而言,這並不容易。因此我們看到市圖有許多的小缺失,這些都是辦理講座很常見的失誤:現場海報錯字(編按:先前市圖網站寫我的名字也是錯字,反應後過四天才改正)、缺乏動線引導、人數及成員掌握不夠確實、只當例行工作辦理導致疏忽聽眾感受等等。(編按:給北市圖當參考,雖說來者是客,當天我也都一視同仁,但國立台灣文學館辦演講的方式是這樣,一律要提早報名,而非如北市圖的「自由入座」,國立台灣文學館會等開講前,清點空位,才依此數字開放現場進入)



2.         掌握人數。一如前面提到的,這是一個資訊、網路工具滿溢的環境,要我舉例我會用傳統方式說明:光是螺絲就分好幾種,用對工具省時又省力。KKTIX就是一個節省時間和人力的線上報名系統,重點是它還免費!所有的參加者它最後還幫主辦單位弄成了表格,好工具,不用嗎?
再者,助教的角色很適當地分擔主辦人壓力,同一時間即可讓各組成員進行準備,而分組的想法在團體動力裡面又是最常用的活動策略,將理論運用到實務而且是講座進行哦!



3.         構思腳本。從前期活動宣傳然後行前電話通知助教,接著和館方互動掌握所有變數;講者的海選從中挑出能夠互相串連的題目,突顯主題卻又不著痕跡,讓聽眾從講者的表現去體會表達能力如何影響人。這在現行所謂體驗文化正是主流,君不見到處可見XXX文化工廠,賣點就是親臨感受,不賣弄行銷文字和話術。



4.         現場掌控。演講無論收費與否,當您也重視品質,而不是虛應故事,那麼人數的控制就關係到這場講座成敗;當知道斯棓是一個人籌劃,而且設定座位滿就停止報名時,我預估這將會是一場難得的機會教育學習,也鼓勵當天有空的朋友務必要趕快報名。



殊不知,(是會有這種變數啊)我們市圖館方強調這是公共空間,因此不打算閉門要讓所有人都能夠自由進出才行。Wow~所以170人的會場我們擠了250人以上而且可能有走錯樓層、或是剛好上完廁所好奇來聽聽的



5.         收尾。整體而言流程順暢,講者欲傳達的內容和斯棓的串場恰如其份,我很榮幸可以參與其中還讓斯棓請了一頓晚餐,由於也曾獨自經辦數場講座,當中的心力交瘁更是能體會。



內容短評
(把講者的順序翻一下)‧‧‧說要評論真是何德何能,然而能夠把我感受到的和您分享,促使其他人也以追求進步為動力,其實也是一件樂事!



林藝,出場就帶著滿滿熱情和活力,流暢的口條和趣味內容立刻為現場增色不少!



蘇迎士,傳染疾病帶來恐慌,從sars到伊波拉、現在的H5N6,但真的是如此嗎?其實有更多是因為未知的恐懼,源自於人們的內心。於是我想:終點真的提早來臨了,那要恐懼什麼?財產沒有交代、子孫沒人照顧嗎好像都不成立啊XD



呼吸貓,人都有選擇的自由,我們一起體驗一下呼吸阻礙的情形,這是假如你繼續抽菸的話,晚期極有可能發生的狀況。我會很認真考慮這件事情。



黃國賓,平板顯示器研發,解釋何為視網膜技術,它的製程以及原理如何運用在資訊工具上。這個內容很硬,因為是屬於技術人員範疇,對於社會科學以及人文訴求的我來說還好我對3C非常有興趣!這部分就讓我知道Retina是貴在哪邊。



阮國章,提倡器官移植,血輪眼的梗非常棒,有共鳴就會將效果極大化。台灣洗腎人口比例不斷增加,劣油、人工食品添加劑、蔬果農藥、工業汙染灌溉用水,種種因素促成現狀,還抱著吃一點不會怎樣的心態嗎?



王俞寧,用手繪製作的簡報令人耳目一新,清楚明瞭關於生物科技內容是甚麼、用途是甚麼。



陳宣諭,來自薩克斯風的產區,用音樂演奏進行公益服務,從中找回學習樂器的熱忱。鼓舞人的是年紀輕輕從服務中能有所感受,進行觀念跟行為改變,果然孩子的教育不能等啊~



何蕙萍,聯電基金會成員,和我屬同性質的圈內人!聽完她在服務青少年獲得的回饋,著實感動!處於社會底層的家庭,飢寒交迫下勢必會有游走法律灰色地帶的選項,而我也相信有青年是為了改善家庭環境而走上崎路,因為他不知道有其他選項,或眼前的困難得不到解答。



施亦倫,接觸到身障者並提供服務所獲得的感受分享,相信在場朋友也都感受到。念隨意轉,像由心生,我想心存善念就是一項快速拉近距離的秘訣。



唐宗詠,外科跨到麻醉科再繼續鑽研法研所。跨界學習並不少見,但是能感受到的是他在各個場閾明顯體會到的不足,從指出錯誤進而身體力行,直接找方法著手。因為這和我的想法一致啊~體認到現況的荒謬,指出錯誤,找方法進入體制改變。



黃峻偉,太陽花運動臨時醫療站。「If not me, who? And if not now, when?」我們覺得這社會不可能再糟了,一定會有人挺身而出;但是台灣社會這些政治人物不斷地用現實告訴大家:沒有最糟,只有更糟!缺乏理想價值,不把公眾利益擺在前面,於是許多的青年挺身而出,黃醫師當時特休18天,有14天就在立法院度過。老人家說你們這些年輕人亂搞!我說:謀~哩來!



最後還是要說斯棓,你真的辛苦了。



往後相關的活動,請不吝告知,讓我也可以出上一分力吧~

(不是說還有要分享的?第二篇再敘吧~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