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8日 星期六

《藉由模仿找差異,創造獨特的自己》

作者:廖慧如



競合時代兩岸人才管理策略 心得報告



我叫廖慧如,目前就職於傳勝股份有限公司。我喜歡觀察人生百態,就由聽故事去體驗這個世界我未曾接觸的經歷,由此開啟我前往人力資源管理發展的大門。我設定的目標是:成為慧眼識伯樂的人力資源管理師,並在基礎做扎根。



因為非該科系出身,我對人力資源管理這個努力方向有些茫然,加上網路即時新聞的兩岸報導,在學習新知的同時,常深感焦慮。



這次講座的諸位老師給予我莫大的激勵與明確的努力走向,他們一步步剖析化解我的學習目標與焦慮所在。






林娟老師首先就她的所見所聞分享她自己一路走來的的心得:體驗生活,才能明白員工的心,進而管理。走得愈遠,看得愈多,愈知道謙卑與尊重。這道理自古以來一直以不同方式呈現,信念則始終如一,謙卑與尊重可說是去蕪後的精華智慧。



接著老師點出中國大陸快速發展的幾個原因,造就了她的崛起,再分析台灣與中國大陸企業的不同。我對於台灣的漸進式型態中國大陸的跳躍式型態感觸很深,回頭對照自己當前的學習境況,確實如此。台灣的企業管理模式是成本導向,沒有八成的機率不會出手中國大陸則是市場導向,有五成機率就敢挑戰(編按:謝文憲憲哥鼓勵我有四成把握就可以挑戰了)。藉此可以看出台灣缺少勇於冒險的企圖嗎?



舉自己的例子,其實並非沒有企圖心,只是當目標設定後,檢視自己有所不足時,選擇了彌補自身的不足,再繼續前進。



這就是漸進式的台灣心態。



林娟老師提到中國大陸跳躍式的發展型態,我試著設想情境,當機會擺在眼前,一個台灣人首先評估這個機會所需那些條件,接著精進自己後擁抱機會、而中國大陸人不思考太多,先抓住機會了,在過程中發現不足,然後學習。這樣的講座內容給予我極大的衝擊,不僅反映兩岸間人才思維的差異,更開啟我另一道視野。



我是否受到制約的思維我是否應該學習勇於挑戰的精神先掌握機會再提升自己?我思考著。



王一郎老師的分享中,他給予我強烈的激勵與信心。我曾拜訪中國大陸與當地師生交流,因此一直都知道他們的學習能力是我所不及,一大早就在校園四處捧著書閱讀是我記在腦海引以為學習標竿的印象。當老師提及中國大陸企業式願意花錢買時間、願意栽培人才時,我感觸良多,當下不禁想立刻上網找尋到中國大陸就業的機會。這樣的企業文化是我認同的,也是我願意奉獻的。



冷靜下來後我省思,難道台灣真的沒有願意栽培人才的老闆嗎?其實不是。我深刻認同曾遇過的一位講師,她說:千里馬要自己到伯樂面前嘶鳴給他聽,不然誰知道你是千里馬?



又老師提到一個中國大陸人真正喜愛問的問題: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對吧?我去了三次,三次都碰到,但都答得不好,因此四處尋找更好的答案,講座上老師的回應令人誠服,替我點起一盞明燈。台灣是中國五千年文化承載的一環。(編按:台灣曾受多國統治:荷西、東寧王國、大清帝國、日本、國民黨政權)



周昌湘老師與我們談到中國大陸未來的發展,給予我明確的努力方向。曾有人向老師說:台灣人好用,但不夠大企圖。



我想並非完全,就前面所提,只是顧慮太多。



老師的視野之大,是我尚未能及,但卻能先行更新我的行為準則。在沒聽這場講座前,我對中國大陸人民的印象始終始終不友善,因為他們總惦記著台灣這塊自由,尤其發生在哈佛的抗爭事件之後,更是抵觸。



其實不僅周老師,我發現諸位老師所提及的,有很多部分都相同,點醒了我,也開拓了視野與胸襟。瞎子摸象的故事大家都讀過,用在這時在恰好不過。



主觀意識在未真正接觸前都應該被捨棄,我該關注的是站在我前方的菁英。很感謝老師的分析、分享,強化我的企圖、開展我的態度與思維,並擴大我的格局與視野,使我在自己目標的路上看得更清楚,了解自己的優勢與弱勢,藉由模仿找出差異,創造獨特的自己。



衷心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