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7日 星期一

《累人充實,緊湊愉快》

  作者:國立成功大學 文學碩士陳憶蘇/南臺科大老師




  印象中似乎沒有參加過這樣的工作坊,學員們不但事前要準備、會場中要報告,事後還要寫「功課」(心得),弄得我們在來上課之前很焦慮,但也很期待。仔細想想,這不也正是同學們第一次要走進教室的心情,看來在學習如何翻轉教室之前,我們已先被翻轉了

  這是一個只有十幾個人的工作坊,除了通識中心的文史老師,還有少數幾位專業科目的同仁,從分組破冰開始,我們便一起踏上了學習的旅程,成了不折不扣的學生,楊醫師的熱情和「招數」成功地抓住我們的目光,自然而然地將大家的心留在課堂上、把焦點放在共同的學習中,一方面我們實際體驗到同學們在分組學習中的狀態與情緒,另一方面我們更學到了如何運用各種技巧及小道具活化分組活動(討論)的運作,以達到課堂參與及團隊合作的目的。

  在破冰之後,現場氣氛熱了起來,我們的心也是!接著楊醫師以其豐富的演說經驗和簡報技巧很流暢地帶領我們去進入主題,頻繁的互動為我們下午個人的三分鐘短講做了最好的鋪陳。說真的,在簡報實務方面,無論是有效、有趣、有創意的標準,還是圖文運用的各種原則,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但楊醫師總能以鮮活的例子、風趣的言語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更重要的是楊醫師的表達方式正是其理念的實踐,我們不是透過理論去了解理論,而是藉由楊醫師這個活生生的載體去看到理論被實踐的成果




  此外!讓我很受用的還有「創意+願景=Big idea」的思考模式;「分析聽眾」的六大要素則是對我們非常重要的提點,實際且實用;還有「楊氏比亞曰」這招很厲害,「寫下來」不僅能讓人上課更專注、印象更深刻,最有意思的是許多句子是楊醫師在現場的靈感或因互動而產生的火花,這無形中拉大了課程主題的幅度,讓人有額外的體悟。足足七小時的課程很累人但很充實;很緊湊但很愉快,走出教室讓人有不需此行之感,如果南臺的學生上我們的課也能有此感覺,那我們便成功了!

  教學技巧是知性的學習,其實這一整天真正觸動我的,是在那技巧之外的東西:




  首先是楊醫師那藏在細節中的溫暖,從讓我們人手一本印有自己名字的研習手冊上就可看到他對人的尊重,特別是在他點出我們的缺點時,總會有一套說詞,讓人覺得即使被批評也有尊嚴。此外,他更細心地斟酌我們所舉例子或畫面,敏感於每一位聽者的立場、關注聽者的感受。我覺得這樣的用心,正是一個想要翻轉教室的老師最該具備的能力。




  再者是我們彼此共融的感覺,在楊醫師的經營帶領下,一整天我們很自然地分享交流,已是有別於一般的研習,最後我們每人三分鐘的簡報短講更是讓我感到悸動,雖然評分讓大家有很大的心理壓力,但每個人仍是很真誠的分享自己,不管是濃縮的上課內容、生活的所思所感、還是動人的生命故事,或娓娓道來、或情緒起伏,生命的能量在教室裡流動著,在我們的工作環境裡已經很久沒有這種感覺了,不管我們表現得如何,同事之間能夠像朋友般彼此分享與聆聽是多麼難能可貴的一件事!

  任何的創意教學方案都需「熱情」來啟動、來延續,在楊醫師那一盞出其不意的燭光裡,我體會到熱情不一定要像一把火,誠如大家所言,寧靜、溫暖、感性更能展現力量。感謝所有的安排與存在讓我們在2014年11月11日這一天獲得了知性的學習與感性的滋養,楊醫師說教室裡學生才是hero,這一天本是老師的我們成了hero,而他是king!